<p class="ql-block">惦记了数月的南太行之行终于开启了!第一站:河北保定唐县。唐县是古人唐尧的故里,是白求恩牺牲的地方。最主要的是我儿时的邻居:贾部长一家被“疏散人口”安家落户的地方!贾部长具体是多大的官儿我不可能知道了,依稀记得四、五岁的时候,去过贾伯伯位于西单那条街上的总部办公室,巨大的办公桌上有个绿玻璃罩的台灯!那个时候,总部总有文艺演出,文工团团员们唱歌、跳舞,秀口技,印象最深的是手风琴演奏和那些威武有力,帅气十足的男舞蹈演员们。总部常去,贾伯伯的办公室不常去(可能只去过唯一的一次),有一次从幼儿园回家,在胡同口碰上送贾伯伯下班的小轿车,贾伯伯打开车门让我上车,我妈一把没拦住,我一片腿儿从打开的车门钻上了车,坐在了贾伯伯的身边!我到现在都记得:那一刻引来周围一众的好奇和羡慕的目光。后来,不知从啥时起,贾伯伯不上班了,就在家属院休养,八个孩子,七个女儿,大英、二英,小林,荣英,小明,小妹,小玲,只有老三建中是男娃,从小就出奇地淘,是那种出奇的坏淘,贾伯伯和老伴儿老邢阿姨没少为他操心。贾伯伯虽是高官,老邢阿姨只是街道主任,家庭妇女,没有工资。响应号召多生孩子的时候,国家有补助,等生够了数,国家生育补助没了,这招儿可是挺坑贾伯伯一家的。那年一纸号令:疏散人口!街道小脚侦缉队喊出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革命口号。整条胡同(香炉营四条),就敲锣打鼓地欢送走了穿着统一配发的崭新的棉衣、棉大衣的一家。不知为啥贾伯伯抛下家属院的半壁江山(家属楼的整个一层五间大北房),一意孤行、第一个举家(准确地说:除了去兵团的儿子建中,去山西插队的二女儿二英,一家八口浩浩荡荡地回唐县老家了!</p> <p class="ql-block">贾伯伯回唐县不久,就中风昏倒了。倒地的时候身边没人,猪圈里的猪跑了出来,对着贾伯伯一通啃噬。这一切是后来从唐县赶到总队上访,要求回北京的贾伯伯的遗孀老邢阿姨那里得知的!一开始老邢阿姨住进了位于三里屯的部队招待所。其间,老邢阿姨带着两个女儿:小明和小玲到我家来住过两天,老邢阿姨气哼哼地埋怨:“非要回去,回去你到是好好儿活着啊!你死在唐县,让我怎么办”?回京问题一直解决不了,老邢阿姨就一直在招待所扎下去了,再后来也不哪个挨千刀的,强迫老邢阿姨离开,老邢阿姨反锁上门就不走!部队小战士奉命打碎门上的玻璃窗,从窗户里爬进屋里,打开房门把老邢阿姨强行架了出来。再后来又过了十几年,老邢阿姨终于被“落实政策”,回到了北京!是老邻居朱叔叔特意打来电话,告知老爸的。</p> <p class="ql-block">这次来唐县,我没有能力拜见贾伯伯的故居甚至是墓碑,只能是一睹贾伯伯魂牵梦绕非要回来的故乡风貌,默默地说一声:贾伯伯,我来看您了!祝您在九天之上,一切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