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康有为故居纪念馆

芳草青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昵称:芳草青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号:3236946</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周末和朋友一起来到“青岛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参观了康有为故居纪念馆,收获颇丰,现在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是“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的一部分,建于1899~1900年,是一座兼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古典美学风格的建筑,为三层砖石结构德式楼房,原系德国胶澳总督副官住宅。1923年康有为购得此宅,取名“天游园”,并有诗云:“<b style="color:rgb(25, 25, 25);">截海为塘山做堤,茂林峻岭树如荠。庄严旧日节楼在,今落吾家可隐栖。</b>”似乎表明要在青岛隐栖终老的心意。康先生也果真在此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故居门前的石碑上“康有为故居”五个大字饱满圆润,据悉,这是康有为弟子刘海粟晚年所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康有为(1858--1927)祖籍广东南海,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领袖、学者、书法家。他与青岛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德占胶澳、戊戌变法、五四运动、青岛主权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之际,康先生先后多次发出救亡图存的历史性呼告,堪称与青岛结缘最深的一位历史文化名人,“<b style="color:rgb(25, 25, 25);">大同一梦君先觉</b>”是对康有为先生的褒奖之词。1917年康有为第一次来青岛就留下美好印象,他盛赞青岛是:“<b>青山</b><b style="color:rgb(25, 25, 25);">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署,可舟可车、中国第一。</b>”时至今日,经典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已经成为青岛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纪念馆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德式三层结构建筑,两侧对称,如果从中轴线折叠,两边完全重合。整座建筑,尽显古朴、端庄、严谨、协调、大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厅在二楼。我们沿正面的大台阶上到二楼正厅,迎面一尊康有为先生的青铜雕像,身后是“<b>青山绿树,碧海蓝天</b>”的青岛市地图。门厅两侧的对联是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为他七十岁生日题写的,上联“<b style="color:rgb(25, 25, 25);">述先贤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已七十矣!</b>”下联“<b style="color:rgb(25, 25, 25);">奉觞豆於国叟,致欢忻于春酒,亲授业者盖三千焉!</b>”横批“天下大同”四个金色大字,是康有为的理想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后堂,见中间一条走廊,房间分列两边,右手边是会客室,客厅内还原了康有为生活时期的家具陈设,四面墙上悬挂着康有为的书画作品。家具典雅精致,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看到当年这里接待文人政客时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客厅对面,是康有为生平史迹展厅。四面的墙上,张贴着康有为各个时期的照片,并配以文字介绍,展现了康有为在近代史启蒙救亡与变法之路上所经历的坎坷历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康有为所开创和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事业的光辉里程碑,极大地促进了那个时代的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的进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里面的展厅展示的是康有为的海外经历。1898年成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海外流亡生涯,足迹遍及四大洲三十余国,为近代中国行世界之路最长者。流亡期间在多元文化对话中思考中国命脉,成就了一部撼人心魄的跨文化传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康有为流亡海外期间收藏的哥伦布石雕像和猎童汉白玉雕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楼另外两间展厅是康有为女儿康同璧的生平史迹陈列展。康同璧女士是康有为次女,是中国女权解放运动的卓越践行者、女权领袖之一、著名民主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美国,随康有为周游世界。展厅展出了50余件康同璧女士弥足珍贵的手稿原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木质楼梯上到三楼,这一层主要有书房、卧室、康有为书法及收藏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康有为先生的书房,是先生的结笔之处。门口的说明牌上写着:末代皇帝溥仪曾特书“天游堂”匾额相赠,因以为堂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康有为先生的卧室,他曾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的最后几年岁月,1927年在此过世,遂长眠于青岛的碧海青山之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房右侧房间,是康有为先生书法艺术陈列区。康有为在青岛期间,潜心研究书法碑贴,开创“康体”艺术风格,并留下了大量的墨宝。墙上挂满康有为的书法作品,既有飘逸潇洒的草书,也有规矩方正的碑文。可以看得出康有为先生在书法艺术方面取得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里面的套间陈列的是康有为收藏的名家书法作品和书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出故居,回望着院子东侧那棵由康先生亲手种植的高大挺拔的银杏树时,只见那偌大的树冠泛着金光,不远处就是汇泉湾,在阳光的映照下,海面像是洒满了无数的碎金细银,泛着耀眼的光亮。整座故居呈现出一种质朴的时光沉淀之美,优雅迷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纵观康有为一生,他学贯中西,硕学大儒、一代宗师,迹遍全球,其“大同书”、“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德占胶澳、五四运动、青岛主权回归等历史事件,无不闪耀着他的勇敢、激愤和呐喊。但是,其晚年欲恢复旧制,拥立溥仪为帝,又遭到时代的唾弃。孙中山曾经严斥其“死心塌地以图保皇立宪”,最终两人愈行愈远,水火不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 25, 25);">纵有一腔报国志,英雄落寞泪沾衣;戊戌变法屡上书,大同一梦空欢喜。</b>”后人对康有为的一生众说纷纭、毁誉参半。“<b>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b>”今天,我们参观康有为纪念馆,感受到的是康有为救国图存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纪念馆内记载和彰显着康有为思想成就及传奇的人生,康有为纪念馆因此也成为青岛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青岛历史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着中国近现代文化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学习浏览。</p>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