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25日星期五 晴天</p><p class="ql-block"> 早上7时,我们离开碛口古镇,大巴车载着我们沿着青银高速向东北方向行驶。这条公路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连接自然美景与心灵之旅的纽带。它们让散落在深山僻壤的古建、古村落不再遥远,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秘和游玩,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p><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来到太原市清徐县宝源老醋坊参观, 有民谣称:“自古酿醋数山西,山西酿醋数清徐。”作为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清徐,在4000多年的醋史演变中,对中国的酿醋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清徐因此也被誉为“中国醋都”。</p><p class="ql-block"> 据史志记载,尧帝徙迁过程中,曾在清徐尧城建都定居并造历,“后因水患太甚迁河东平阳”。故而尧城有“中华第一都”之称。当时,尧城一带生长着一种叫“荚”的酸性植物,尧帝命天文官依据荚的生长规律和气候变化制定出历法,同时还用此草取酸制成调味品,这就是原始的醋。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义》对古籍《竹书纪年》和《白虎通、符瑞》记载的“荚”作述考证:“古太平,荚生于阶,其味酸,五者取之以调味,后以醯醢代之”。这种直接取酸制成的植物酷:开创了制酷的先河。</p><p class="ql-block"> 在明清两朝,山西老陈醋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在清徐当地先后涌现出了“宝源坊”“顺泰号”“同泰庆”“美和居”等一大批酿醋作坊,伴随晋商走南闯北的脚步,山西老陈醋也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调味品,被誉为“天下第一醋”。</p> <p class="ql-block"> 告别醋都我们又驱车来到平遥古城参观游览。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康宁路,地处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p><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 </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城内走街串巷,深深的感觉到: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在建筑、宗教、商业、民俗、民间艺术上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 </p><p class="ql-block"> 关于赞美平遥古城的诗句,自古以来便不乏佳作,它们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这座古城的沧桑与美丽。有诗曰:“平心凡人走春秋,遥征远途记初心。古圣前贤留遗产,今才后杰营新城”,此诗强调了平遥古城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后人对其保护与传承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入住平遥泰和居客栈,这里的床是火炕,它是北方农村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p><p class="ql-block"> 睡在热乎乎的炕上,别有一番风味。那种温暖透过垫被,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驱散了。</p><p class="ql-block"> 躺在炕上,我仿佛融入了这片土地,感受到了北方人的淳朴与热烈。</p><p class="ql-block"> 睡在炕上,幸福感瞬间满溢。那种温暖比任何床都更吸引我,它驱散寒冷,带来一夜好眠。我想火炕上的梦总会格外香甜,仿佛时光也慢了些……</p> <p class="ql-block"> 4月26日星期六 晴朗天气</p><p class="ql-block"> 早上8时,我们离开平遥泰和居客栈,大巴车载着我们向南奔驰。有诗曰:“旭日披着烈烈的酒气上升,将醉意酣畅地播散”,在晋南辽阔的田野上,以酒喻晨光,生动展现晋南平原的壮美。</p> <p class="ql-block"> 9时许,我们抵达张壁古堡,这里的气温18度,它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p><p class="ql-block"> 张壁古堡遵循中国传统星相和堪舆理念建造,地上阴阳五行,地下六壬奇门。张壁古堡村名的来由也源于二十八星宿之张宿、壁宿。古堡建有南北两座堡门,北堡门为砖砌,门外建有一座提升防御能力的瓮城,瓮城之上还建筑了多座宗教祠庙。瓮城城门面向正东偏北开设,与北堡门构成了两道堡门。两道堡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既遵循了古代军事防御的原则,同时又寓有风水不外流之意。南堡门为石砌,堡门上有一座石雕龙头,象征龙首;门外有九条红石铺路,象征龙须。 </p><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入地道内,发现它既有规模较大的 屯兵洞、粮仓、马厩,又有陷阱、伏击坑、射箭坑、淹水道、通讯道、嘹望孔等军事设施,还有排水道口、逃跑出口,并有井从顶层直通底层,进、退、攻、防、藏、逃灵活多变,可屯兵万人。专家考证,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地下工程,绝非民间建造,而是古代按兵法所说“明堡暗道”而修筑的地下军事设施。地道设计暗含“六壬奇门”之术。古堡巍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中餐后,我们又驱车来到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它位于临汾市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p><p class="ql-block"> 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和“根祖文化广场”五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p><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韵于一身,它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美丽,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下午4时许,我们来到天下第一门——华门,它位于临汾市尧都区尧都大道。</p><p class="ql-block"> 华门,是一座华夏文明纪念碑,它由基座、主门及门楼三部分构成,主体工程包括大台阶、裙房、主门、阁楼4部分,地下二层,地上7层,总高50米,长80米,宽40米,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华门博采“门”建筑精华,集历史纪念和游览观光于一体,正面三门矗立,象征尧、舜、禹三帝。主门高达18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门,主门以刚刚开启的形式,象征尧帝开启中华文明之门。</p><p class="ql-block"> 华门内部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华夏文明和民族文化,并以“源远流长、门开国盛、尧天舜日、东方巨龙、连环九鼎、天下巨联、登高望远、华门飞愿、名门博览、华门之夜”等十大景观而著称。雄居世界第一,在建筑规模和高度上堪称“天下第一门”。</p><p class="ql-block"> 华门博采“门”建筑精华,集历史纪念和游览观光于一体,正面三门矗立华门景区是尧都区自力更生、独立完成的大型文化工程。</p><p class="ql-block"> 告别华门,这次到山西、陕西的8日游就此告一段落,明天将乘坐飞机回家。</p><p class="ql-block"> 山西的美丽,如同一幅千变万化的画卷。从壮丽的山川到古老的村落,从繁华的城市到宁静的田野,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我热爱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