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他人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给自己下定义。</p><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就是一堆信息,一堆认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过是在自言自语,自说自听。</p><p class="ql-block">再去观察人类,其实很傻很傻的,别人随便说一句话,就当真了,就被骗了,就开始不舒服了。</p><p class="ql-block">但如果去拆解那句话,跟风声,鸟声,汽笛声,猫声,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一段声波在振动。</p><p class="ql-block">但是,当人类开始学习,开始定义的时候,也便失去智慧了。</p><p class="ql-block">比如会把杯子称作杯子,把汽车称作车,把话分为好坏。那杯子可不可以叫作汽车?汽车可不可以叫作香蕉?</p><p class="ql-block">当然可以啊。</p><p class="ql-block">这些物件的名相本就是人为赋予的,当然可以修改,本无意义。</p><p class="ql-block">记得,这几段话就是在表达,任何人事物的意义本无,是人为赋予的。当然,我们就不要去把汽车叫成香蕉,不更改了,否则,器世间就乱套了,只要了解本质即可。</p><p class="ql-block">那别人说的话,同样,没有一丝丝意义,最大的意义在于你如何解读,如何定义。</p><p class="ql-block">好比人家“否定你”,“骂你”,这些词汇是大家习惯性把他们定义为攻击性语言,按照刚才的本有思维方式,完全可以把这些话定义为是一只香蕉,是一辆汽车,或者是在夸我。</p><p class="ql-block">但是,你为什么做不到这种起心动念?</p><p class="ql-block">因为你已经被驯化了。</p><p class="ql-block">如何判断自己被驯化的程度高呢?就是看看是否烦恼多,限制性信念多,不开心,不幸福,不自由,不智慧。</p><p class="ql-block">我再举个小例子,小狗是怎样的?</p><p class="ql-block">本应该没事就瞎溜达,捕猎,繁衍,睡觉,撒欢等。</p><p class="ql-block">但是大家去看,小狗会看家了,不看家它会觉得自己不是一条好狗,它会道德绑架自己了,别的小狗不看家从它身旁走过,它甚至还会说,你不是好狗。这就是限制信念,甚至有的小狗会握手,会拿各种东西,还有会赶集的。</p><p class="ql-block">对于人类来讲,符合他们利益的小狗就是好的,不听话的就是笨狗。狗笨与否,全在一“利”之间。</p><p class="ql-block">小狗的例子就是植入性信念,还有一个词叫先入为主,你在孩童时候,学着爸爸说话“他大爷”,妈妈告诉你,不许学爸爸骂人,你就知道,奥,原来这样是骂人,等大了以后,你只要听到这个词,就会觉得是在骂我,瞬间不舒服。</p><p class="ql-block">假如,你的母亲,你的亲朋,所有人都没有告诉过你“他大爷”是骂人,或者告诉你是在夸你,请问,你还会不舒服吗?</p><p class="ql-block">记得以前去某地,当地人教我说方言,观察其表情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话,但内心不会有波澜,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定义那句话的含义。</p><p class="ql-block">所以,例子举到这里,是否明白?</p><p class="ql-block">一切都没有意义的,你觉得有,那就是被驯化了。</p><p class="ql-block">既然没有意义,也便没有烦恼,没有不幸,没有痛苦的支点了。</p><p class="ql-block">那个支点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便是负面化的定义。</p><p class="ql-block">有人说,老师,我脑袋里太多负面的支点了。没关系,习惯不是一天养成,你也不是一天被驯化成如此,那改变,自然需要时间。</p><p class="ql-block">先从不否定自己开始,一点点纠正,一点点完善,再把自己归还到原点,归还到大道上。</p><p class="ql-block">只要你不自我否定,就没人否定的了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