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1日5点40分,我们一行30余人从淄博沂源出发,跟随“山水旅行社”踏上山西洪洞寻根问祖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这次旅行乘坐的一辆蓝色的大巴车,它将载着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探寻那遥远的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洪洞县地处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东隔霍山与古县为邻,西靠吕梁与蒲县相接,北与霍州、汾西毗连,南与尧都区接壤。全县总面积1494平方千米,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p><p class="ql-block"> 洪洞县下辖10个镇、5个乡,包括大槐树镇、甘亭镇、曲亭镇等。交通非常便利,大西高速客运铁路、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国道108线、霍侯一级公路纵贯南北,国道309线、临汾北环高速、京昆至青兰高速洪洞连接线、山西中南铁路大通道、赵克公路横跨东西。</p><p class="ql-block"> 洪洞县是旅游大县,境内有260多处人文名胜及自然景观,包括大槐树、广胜寺飞虹塔、明代监狱等。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全国最大的民间祭祖圣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寻根祭祖。</p> <p class="ql-block"> 15时10分到达“大槐树”景区游览。</p><p class="ql-block"> 走进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仿古根雕景区大门,以及洪洞大槐树5A级旅游标志。那份古朴与庄重,却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p><p class="ql-block"> 根雕大门为槐根造型,东西跨度20米,高13米,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土、虬劲有力,是一种血脉亲情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进了这道门我们就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同时也象征移民后裔同根同源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是全国唯一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民祭圣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其祭祖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区占地3.5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分为五大主题区域:</p><p class="ql-block">移民古迹区:保存明代移民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祭祖活动区:含祭祖堂、广济寺等核心建筑。</p><p class="ql-block">民俗游览区:展示山西传统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汾河生态区:自然景观与生态保护结合。</p><p class="ql-block">根祖文化广场: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这处“根” 字影壁由著名书画家张仃题写的隶体“根”字,寓意桑梓之情与寻根文化。</p><p class="ql-block"> 民谣“问咱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至今还传唱,同的也成为华夏寻根问祖的精神坐标。</p><p class="ql-block"> 山西洪洞大槐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移民的起点,明朝初年,朱元璋为振兴经济,将百姓迁至外省。迁徙者在大槐树下祭拜,视其为根,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关于迁徙、亲情和文化传承的故事。这里是明朝洪武年间官方组织大规模移民的集散地。无数离乡背井的人们,都是从这棵大槐树下出发,走向远方开创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古人常说寻根问祖。今天我们不只是寻找血脉渊源,更是要探寻文化根基,汲取精神养分。</p> <p class="ql-block"> “走遍天涯,洪洞是家”。</p><p class="ql-block"> 在这片土地,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与辉煌,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地方——山西洪洞,一个被称为“华人老家”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每一片槐叶都有一个故事,等待着我们去讲述。</p> <p class="ql-block"> 这棵古大槐树是景区标志性景观,相传为汉代所植,是明初大规模移民的集结地。树高约19米,胸围13米,枝叶繁茂,被移民后裔视为“故乡树”。它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留念。</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当年的大槐树树围“七庹零一媳妇”,即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手联手才能合抱,其树干的粗壮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韵于一身,它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美丽,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大槐树”,我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春日,怀着虔诚的心,朝圣般来到你的身旁拜谒你,你巍然屹立在春日的阳光下,微风吹来,树影婆娑,仿佛在低语,又像在细数流年,想起了你飘零的身世,绵长悠远而又苍凉的人生,谁念西风独自凉。</p><p class="ql-block"> 你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枝繁叶茂, 直插云霄,你一站就是一千多年,把自己站成了一棵千年古树,也为小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你是时间的见证者!经历过多少风雨,见证过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 此刻,你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你昂首挺立,历尽沧桑,生生不息,守候北望。你又宛若一位沧桑的智者在沉思,沉思往事立残阳,往事不堪回首,万千感慨系心头!</p> <p class="ql-block"> 在开阔的广场上,树立着一块刻着“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大石头,仿佛在诉说着大槐树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600年斗转星移,600年岁月沧桑,起初的百万移民顽强地在各地安家生活,开枝散叶。每到一处,移民又会和原住民融和、联姻,因此,到目前,具体有多少人是移民后裔,有多少人有山西的血脉,谁也说不清,于是就有了“500年前是一家”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大槐树”己成了移民的“记忆标签”,600年前的大槐树虽已不复存在,但是人们心中的“大槐树”却永远存在。</p><p class="ql-block"> “五百年前共一家,不同祖宗也同华”。</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心中都有着共同的根,共同的老家。</span></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古槐树,已经成为一份乡愁,一个象征,一种精神传承。</p> <p class="ql-block"><b>洪洞大槐树古训:</b></p><p class="ql-block"><b>赤心奉国,循圣人训。成仁取义,思先贤德。</b></p><p class="ql-block"><b>祖宗虽远,祭祀须诚。子孙虽愚,经书必读。</b></p><p class="ql-block"><b>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循法律己,崇德友善。</b></p><p class="ql-block"><b>勤苦自立,敬业乐群。弘毅广志,发愤图强。</b></p><p class="ql-block"><b>承先人训,慎思笃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b>。</p>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1368—1420年),政府为恢复中原经济,<span style="font-size:18px;">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span>从山西组织18次大规模移民,涉及1230个姓氏,迁往18省500余县,影响后世数亿人口。</p><p class="ql-block"> 造成明朝移民的原因:一是黄、淮河泛滥,淹没州城村寨甚多,漂没民居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安生,不少地方人烟绝迹,村舍变为废墟,良田淤成沙滩,所剩无己的居民,往往又在瘟疫中命丧黄泉。由于当时灾难深重,民不聊生,激发了元未农民起义,便有了红巾军起义时的歌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二是战乱不断,持续17年的元末农民战争,主战场在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使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靖难之役后,永乐帝迁都北京。由于河北一带连年战争,赤地千里,没有人烟。于是永乐帝随即下令,派十万人马督押,把山西的众多百姓移到河北及其它人少的地区。</p><p class="ql-block"> 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p> <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景区的思源潭,水流千里总有源头,人处四海难忘故土。</p><p class="ql-block"> 如同源头之水,无论千里流淌,总会追溯其根。数百年后的后裔,尽管时光荏苒,对源头的眷恋却并未因岁月而淡去。来到这里,您可以静心默想先祖的恩德,洗净双手,以崇敬之情,向祖先献上最诚挚的祭奠。</p><p class="ql-block"> 这片土地,承载着无数移民的故事和情感,是他们的根和魂。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和坚韧。无论何时,只要来到洪洞大槐树思源潭,都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情感共鸣,那是对故土的思念,对祖先的敬仰,也是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传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移民先祖当年从这里开拔外迁,开疆拓土,但从没有一刻停止过对故土的思念。几百年后,移民后裔也绝不会因时间的遥远而淡忘对自己源头的眷恋。在这里,可以默念祖恩,掸尘净手,以虔诚的心情去祭拜先祖。</p> <p class="ql-block"> 上厕所被称为解手,背后有着一段特殊的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明朝时期,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中原地区人口锐减,而山西等地相对人口密集。朝廷为了均衡各地人口分布,组织大规模移民。</p><p class="ql-block"> 这些移民大多是被迫离开故土的。为防止他们途中逃跑,官兵会用绳子将他们的手反绑起来。</p><p class="ql-block"> 在长途跋涉中,人们难免有内急的时候。被绑着手的移民向官兵请求解开手上的绳子,才能去方便。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成为了一种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小脚趾分瓣的人,是山西大槐树下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深知“得中原者得天下,失中原者失天下”的道理,于是想尽办法改变中原腹地一带千里荒无人烟的状况。而山西人丁兴旺,人口相对密集,便下令将山西人口迁徙到中原的山东、河南、和河北等地垦荒。</p><p class="ql-block"> 据传由于老百姓们不愿背井离乡,移民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官兵们便想出一个法子,张贴了一个告示:“凡不愿迁移者,限令三日内到洪洞县的大槐树集合,领取免迁证;愿迁者可在家等候”。短短三天,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集中在大槐树下,结果却被官兵团团围住,告知乡亲们:“皇上有令,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这时候乡民们才意识到上了官兵的“当”了,可是已为时已晚,不得不服从安排踏上了移民的道路。官兵为了防止移民逃跑,用刀子在每个移民的小脚趾上砍了一刀。因此,在民间有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凡是小脚趾甲分瓣的人,便是山西移民的后裔,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至今有这样一句谚语在流传:“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p> <p class="ql-block">在一条长廊墙上,雕刻着多个历史场景的人物浮雕,游客们正驻足观看并讨论画面的内容。这些浮雕仿佛在讲述着那些关于移民、关于奋斗的故事,让人不禁感慨先辈们的艰辛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 来到景区不要因为没有看到第一代大槐树而感到遗憾,景区中仍保存有与一代大槐树同根滋生的二、三代大槐树,在一代大槐树的东侧是与其同根滋生的第二代大槐树,已经干枯,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树虽已死,意义犹存。</p> <p class="ql-block"> 枝繁叶茂、茁壮成长的第三代槐树,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一九八三年著名戏剧作家马少波把三代槐树长的特别凌乱的树枝形象比喻成移民子孙向祖国四面八方,乃至世界的五湖四海延伸,这里的大槐树,会一代接着一代,世代繁衍。</p> <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的“槐根”,据考古人员鉴定,此根大约生长在宋元时期,距今约1000年左右,远在明初移民之前。槐根高度6.2米,其中外露部分4.2米。槐根盘枝错节,形象奇特,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是一棵罕见的大型古槐真根。</p><p class="ql-block"> “槐根”己被精心保护,并放置在一个石头基座旁,仿佛在诉说着它以前的故事曾经的辉煌,以及它所见证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有人误以为是根雕,其实是真的千年槐根,当你走近绕一周看看,它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形象。于是人们便展开想象,有人说它像龙头,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有人说是像当时拖儿带女的移民;有人说它像大象的鼻子;也有人说是像奥运火炬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移民实景演出,通过戏剧再现移民历史,增强游客沉浸感。</span></p><p class="ql-block"> 舞台下 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舞台上美轮美奂的场景、演员们精彩绝伦的表演瞬间就抓住了人们的心,随着剧情</span>观众掌声不断,场面异常热闹,他们全身心投入的演出,我们被深深吸引,沉醉其中无法自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洪洞大槐树实景演出,是一场让人难以忘怀的视觉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槐树移民情景剧》让我深受震撼。它以生动的形式,展现了明朝时期大槐树移民的历史事件,让我对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台下坐满了人,大家都满怀期待。当音乐声响起,那种神秘庄严的氛围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p><p class="ql-block"> 舞台上,演员们穿着古朴的服装,仿佛从历史中走来。他们生动地演绎着古代人们在大槐树下分别的场景。有的一家老小抱头痛哭,不舍得离开家乡;有的年轻人虽然眼神坚定,但也能看出他们心中对未知旅途的担忧。看着那些演员逼真的表演,我好像穿越到了那个年代,亲身感受到了他们离别的悲伤。</p><p class="ql-block"> 台下观众们的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舞台掀翻。</p><p class="ql-block"> 这部情景剧的演员表现出色,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将历史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为观众营造出了一个逼真的历史场景。</p><p class="ql-block"> 在观看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受感动。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苦难和坚韧,看到了他们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精神。尤其是剧中表现出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更是让我泪目。</p><p class="ql-block"> 此外,这部情景剧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我意识到历史不仅仅是文字和书籍,更是一代代人的传承和记忆。通过这样的艺术形式,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更好地认识自己。</p><p class="ql-block"> 《大槐树移民情景剧》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它以生动的形式展现了历史,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母亲石”是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形似一母亲昂首挺胸,守护在园区的核心区域。石头北面有四个小篆体字“杨国赵里”,寓意深远。石头南面“母亲石”三个字是我国著名书法家、画家董寿平大师的绝笔作品。母亲石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西面就是被洪洞人称作母亲河的汾河,同时这里也是移民先祖的家园,它就像一位母亲一样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们。</p><p class="ql-block"> “母亲石”的周围环绕着修剪整齐的小灌木丛与树木,在石碑下方的地面上铺设有灰色砖块铺设而成的道路。这块石碑,仿佛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力量,一种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在大槐树景区一尊铜雕塑静静伫立,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的移在历史。 </p><p class="ql-block"> 铜铸的雕塑,古朴厚重,历经岁月的侵蚀却不减其华。</p> <p class="ql-block"> 17点25分游览完毕,然后乘车去“十里香炒鸡店”饭店就餐。</p><p class="ql-block"> 在山西炒鸡先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门口悬挂着红色招牌,上面写着“十里香炒鸡”等字样,并展示了多款菜品的照片。这里不仅是美食的聚集地,更是我们旅途中的一个温馨驿站。</p> <p class="ql-block"> 18点10分餐毕到达临汾洪洞县“新华快捷酒店”宾馆入住。</p><p class="ql-block"> 在新华快捷酒店,我们结束了第一天的旅程。酒店外观以深色为主色调,门头上方显眼地标示出“新华快捷酒店”,并附带英文翻译“XINHUA EXPRESS HOTEL”。这里是我们休息的地方,也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宾馆安顿毕,相约出去逛逛。</p><p class="ql-block"> 走在大街上,就像走进了一幅喧嚣而生动的画面里,店铺前灯笼高悬,各式各样的摊位密布其间,形成一幅繁华的画卷,到处霓虹闪烁,街道两旁的商铺门庭若市,吸引了无数游人。</p><p class="ql-block"> 走在这条街上,耳边充斥着嘈杂的声响,生活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各种声音交织成一首充满活力的乐章,人群穿梭其中,热闹非凡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来到附近的广场,.一群中老年人手拿扇子,身着各式各样的舞蹈服,跟着音乐起舞,舞姿优美,广场上跳舞的人们随着节奏一起扭动、摇摆,场面十分热闹,各式各样的广场舞音乐不断切换,人们跳着各种舞步,一派欢乐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广场舞的节奏欢快而有力,舞者们婀娜多姿地扭动身体,给人一种流畅而优雅的感觉,优美的旋律让人心旷神怡,舞者们的挥洒自如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大槐树”景区游览毕,第一天的行程结束,明日去“王家大院”景区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