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滇西的脉络一路向北(三)从怒江峡谷到独龙江畔

巧克力

<p class="ql-block">11月23日离开腾冲向着保山方向,去探秘怒江之上的知子罗、老姆登村落。</p><p class="ql-block">大约在8点30分左右我们与壮美的龙江大桥相逢。龙江大桥是云南省首座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亦称龙江特大桥,位于横断山脉南段,跨越龙江河谷,连接高黎贡山和腾冲市,全长2470余米,宽33.5米,桥面距谷底高度280米,造型雄伟壮观,与周边山川美景互为映衬,成为旅游网红打卡点。</p><p class="ql-block">此时正值晨雾弥漫,粗壮的桥塔,整齐排列的斜拉索在雾气中若隐若现,那诗一般朦胧的美又增添了几分神秘。</p> <p class="ql-block">我们丝毫没有犹豫,沿着桥边向下延伸的路跑到桥下。立足仰望,烟雾缭绕的山谷间,那庞然大物俨然就是一艘游荡在海面上的巨型舰艇,巍峨磅礴。钢铁铸就的桥体伸向远方,消失在峡谷间,仿佛没有尽头…</p> <p class="ql-block">如此巨大的工程成就,中国人谁不骄傲,立足桥头留张影是永久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时至中午,在公路边一农家饭店进歺。院子里热带小景点令大家一阵兴奋,树上的菠萝蜜成了热捧的留影道具。</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中巴车沿着怒江大峡谷一路向北,进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境内。在腊玛登景区停车观景。这里最著名的景点是老虎跳。</p> <p class="ql-block">老虎跳是怒江最窄的一段峡谷,这里水流湍急,惊涛拍岸。有怒江第一险滩之说。江边两块巨石距离对岸仅10米左右,老虎从巨石上一跃而起,跃过汹涌的波涛,落地对面山下的洞穴,因此人们称这里为老虎跳。</p> <p class="ql-block">沿着怒江大峡谷继续向北进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境内。</p> <p class="ql-block">前方就是老姆登和知子罗了。</p><p class="ql-block">知子罗坐落在怒江大峡谷东岸的碧罗雪山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历史上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集市,也是怒江州府和碧江县城所在地。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由于地质隐患,原居民都陆续离开,州政府也搬迁到了泸水市六库。随着碧江县建制的拆消原知子罗降级为现在的福贡县知子罗村。</p> <p class="ql-block">行驶在219国道上一路上行,下了车迎接我们的是竖着的一块招呼牌,上面写着福贡县知子罗村招呼站,四周一片荒凉。</p> <p class="ql-block">一条灰色的水泥路,一步一步的台阶在山梁间绵延,一座废弃了近半个世纪的山城原貌完整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政府机构、企业单位的门牌,建筑标识,居民住宅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的风貌,可是己没有了当年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山城的路不好走,我沿着村里的小路七上八下地转下来,是一条公路,又象是一条商业街,虽不是很商业气息,也有几个摊位点缀着。原来是几十年过去了,有关地质灾难的预言并没有发生,有人又跑了回来,就此做起了小生意。毕竟这里现在己升格为4A级旅游景点了,是大峡谷的自然美和知子罗记忆之城的魅力成就了这一现实。</p> <p class="ql-block">路边村口的八角楼最引人注目,那水泥石灰的墙面虽己斑驳灰暗,却还依稀可见我们经历的那个时代的标识。历史的印迹又一次打开了我们尘封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村尾的基督教堂在宁静中默默守望。</p> <p class="ql-block">黄昏下的余辉还未消失,我们站在知子罗村口向下张望,对面的高黎贡山,我们脚下的碧罗雪山两山相立,大峡谷深邃悠长,谷壁陡峭,岩石纵横交错,滿目深绿间隐约可见一条白色的飘带,那应该是奔腾的怒江。夜幕既将降临,此时山谷间云雾缭绕,一阵轻风白雾又缓缓散开,再现的峡谷间的村庄顿觉妖娆神秘。</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为这脚下山谷间的村庄会不会是老姆登,没得到确认。但我知道老姆登就在咫尺间的半山腰上,我们来知子罗时与她擦肩而过。老姆登有“云端上的村落”之称,可知子罗更是在云端之上了。有着共同的自然风光之美,也有着不一样的记忆魅力之美。</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入住老姆登金林茶场客栈,也可谓是云端上的客栈。条件虽差些,但是不一样的体验值得回味。</p><p class="ql-block">夜晚的深山丛林幽静墨黑,只有星星点点神秘闪烁着的灯火</p> <p class="ql-block">当清晨的第一缕晨光洒向人间,我们己离开客栈来到了老姆登村附近的观景台。朝霞的云彩划破浓密的晨雾,淡淡的烟雾仍在峡谷的峰丛间飘荡,山坡上梯田的曲线逶迤起伏,云端里的村落隐约可见,更令人称奇的是皇冠山顶的那顶皇冠,随着光影的变幻时隐时现,形象生动。</p> <p class="ql-block">奔驰在怒江大峡谷的路上,抢拍几张窗外的风景,质量虽欠佳,也视之珍贵。</p> <p class="ql-block">这里己是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的边地,这一路走来,记忆里有了她的倩影。</p> <p class="ql-block">进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迎接我们的第一个景点是江中松。的确很神奇,波涛汹涌的江水中有巨石坐落其中,一棵松树倔强地扎根于这石缝之中,任由惊涛拍石,翠绿的枝叶迎风搖曳,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蓬勃气势。</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城。一眼望去,大山深处的边陲小城并不荒凉,脱贫的成果在这里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219国道风景美的醉人,丙中洛景区云南的怒江大峡谷更是美的摄人心魄。神勇的怒江从唐古拉山一跃而下,千里迢迢如舞动的长龙,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间纵横驰骋,幽静的的峡谷有了生命的力量,雾气濛濛中,悬崖峭壁间亿万年宇宙的记忆烙印也鲜活起来,大自然的风貌在这里尽显妖娆神秘。</p> <p class="ql-block">怒江第一湾,大自然赐予的一个美丽的符号。</p><p class="ql-block">奔腾不息的怒江,裹挟着磅礴的气势一路狂野。江水至此,由于地理因素,陡然一个大转弯,近乎360度,勾勒出一个雄浑婉约的半圆。这弯心的半岛上依稀可见的村庄、农舍和田园,难掩的烟火气在空中飘曳,与不远处的雪山默默相伴…</p> <p class="ql-block">如此美丽的风景,人间难得几回有。每到观景台,人们都总是咔嚓咔嚓照个不停,要把这眼底的画面永远留住。</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丙中洛的一户农家饭店用完歺后,无意中撞上了操场上一群人正围着圈唱歌跳舞,好不热闹。我们紧赶一步,想凑个热闹,却己是尾声,也没弄清楚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西藏茶马古道的必经通道,峡谷深邃,山势陡峭,两岸绝壁高耸平阔,几乎垂直于江面,恰如一扇徐徐开启的高大的山门,怒江由此呼啸而过。这鬼斧神工的杰作,真的令人咋舌。</p> <p class="ql-block">在怒江大峡谷深处,滇藏交界的怒江岸边,有一座被人称为人神共居的仙境一一雾里村。村子不大,有文字介绍,全村仅54户人家,以怒族为主,还有傈僳族和藏族。这个村子唯一通往外界的仅是一条1·5公里的茶马古道,妥妥的一座现实版的世外桃源。2013年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p> <p class="ql-block">隔江看雾里村。正值下午,峡谷间还飘荡着淡淡的薄雾,深秋的大峡谷滿眼青绿,从江边到山巅如一张铺天盖地的绿色毛毯,还点缀着深秋的黄。被秋色笼罩的雾里村在我的眼底晃动,如雾里看花,令人充满了遐想。</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北,约十来分钟的里程便是丙中洛最北的秋那桶村,也是云南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座村庄,一座古朴的原始村落。这里聚集着怒族、傈僳族,还有藏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佛教、喇嘛教、天主教在这里多元共存。</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天主教堂建筑风格可谓是中西合璧,最显眼的是大门两边白墙上的宣传栏,字字正能量,句句是经典,我的第一反映是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真是太强大了,政治大国的魅力是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民宅基夲上都是吊脚楼式的木板建筑,古朴简陋。村子里碎石片铺就的小路略显零乱,很奇怪的是屋顶上的瓦竟然全是一块块平铺的石片。留住在村里的人并不多,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也看到了家里有人的住户,碍于风俗和宗教,没敢贸然打扰。</p> <p class="ql-block">沿着村子纵横交错的小路不断地向上再向上,村后是一道山梁,219国道由此而过。</p><p class="ql-block">居高临下看秋那桶,古朴的村庄虽己脱贫,仍难掩还有的几分沧桑,村子周边青山环抱,庄稼地披着秋天的色彩铺向远方,村庄的宁静更增添了几分神秘。</p> <p class="ql-block">从公路边小路走进村子的另一侧,不同的景象令眼前焕然一新。清一色的新吊脚楼,跟上时代的配套设施,挂着大红灯笼的农家乐院落,看得出来,这是在为开发旅游项目锦上添花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丙中洛镇时夜幕已悄悄降临,第二天出发时第一缕晨光还在沉睡,终究还是没有掀开丙中洛最后的面纱。但是缘分未尽,出发前的一刻,汽车前灯打开,竟然“丙中洛”石碑就耸立在眼前,大家一阵激动,匆忙留下这视为珍贵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丙中洛,一个小时后便到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城,县城最北边的独龙江乡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由于前面的路况稍显复杂,我们就此改乘小车,5部车的小车队“浩浩荡荡”去寻找独龙江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凌架公路之上一条腾飞的龙,这手工的杰作栩栩如生,隐喻我们己进入独龙江核心景区了。独龙江大峡谷就在我们的脚下。</p> <p class="ql-block">独龙江峡谷有着与怒江大峡谷不一样的美,当时在观景台上的我们,瞬间被眼前那云雾缭绕仙境般的美景深深震撼,大朵大朵白色轻盈的雾气在山巅翩翩起舞,远方的山峰若隐若现,千年的古树、枯藤,不朽的百年铁杉树桩披着朦胧的面纱,散发出幽远的气息,独龙江峡谷更有了秘境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通往独龙江乡,是独龙族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这里山高谷深,站在隧道口放眼望去,周边山峰高耸,己被积雪覆盖的苍松翠柏点缀着斑驳的绿,崖壁间一簇簇深红的黄不经意间为茫茫雪山增添了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高大巍峨的担当力卡山,秀丽险峻的高黎贡山,两山相对,夹峙着的独龙江如一条翡翠般的丝带在群山之间蜿蜒流淌,落差高达数千米的独龙江峡谷更是幽深秀丽。</p> <p class="ql-block">沿着独龙江继续向北,渐渐的有村庄进入我们的视野,寂静的山谷有了人间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熊当村是独龙江乡迪政当行政村的一个小村庄,相当于一个村民小组。27户人家,135人,以种植,畜牧和林业为生,与许许多多的贫困村一样,经历了贫困,扶贫到脱贫漫长的历程。</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独龙族的纹面文化同样也是熊当村重要的文化特色之一。所谓纹面文化就是独龙族的女性在很小的时候就在脸上纹上各种图案,留下终身印记,被称作纹面女。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历史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这一古老习俗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彻底废除。目前在世的独龙纹面女已为数不多,整个独龙江乡仅存17位,熊当村有3位,也都是古稀之年了,堪称是独龙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村里的一户人家见着了一位纹面女,是一位80多岁的老妪。当我们的游客请求与她合影时,她爽快的很,并利索地拍打去一身的灰尘,洗脸洗手稍微打扮一下,带着一脸的笑意,随着大家拍照纪念,留下了独龙女特有的容颜,也是一段历史文化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克劳洛是一条河的名字,发源于西藏察隅县伯舒拉山,是独龙江的源头之一。</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正在建没中的以“克劳洛”命名的原始部落,是独龙江重点打造的独龙传统文化与生态美景相融合的旅游项目,也是扶贫援建示范点。</p> <p class="ql-block">一座“中国我爱你”的象征性界碑清晰地喻言这里是边陲重地。高大巍峨的担当力卡山犹如一道巨大的屏障横亘在中缅接壤的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蓝天白云还有太阳的光影投向雪山,雪山之巅萤光闪烁;笼罩峡谷,山峦,断崖层林尽染。峡谷深处克劳洛河欢腾跳跃,正朝着独龙江义无反顾一路狂奔。这秘境之地的魅力真是无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终于找到了独龙江的源头了,它就在眼前独龙江吊桥的脚下。从西藏察隅伯舒拉岭南部山峰然莫日附近跌跌撞撞一路奔波的克劳洛河与从独龙无名山匆匆而下的麻必洛河在这里怦然相遇,激情相拥,从此这一清一浑的两条河流正式成名为独龙江。</p><p class="ql-block">独龙江不甘寂寞,一路呼啸,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分别在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怒山,梅里雪山间并肩奔流,寻找不同的归宿,在峻美的山川间编织了一幅幅“四江并流”,“三江并流”的壮观美景。</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天的独龙江秘境寻踪。</p><p class="ql-block">眼前是独龙江乡普卡旺村。一座独龙族古朴原始的村寨部落。村子很小,13户人家,58口人。背靠担当力卡山,依山而建的木板吊脚楼房递阶而上,错落有致。很追悔当时忽略了这村庄的内涵,仅站在村口稍作张望。更多的是被村前这条也称作“普卡旺”的小河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普卡旺河发源于提当力卡山,河水清澈透底,碧如翡翠,河底的的鹅卵石五彩斑斓,水流潺潺,波澜不惊,岸边峰峦叠翠,跌入河面的倒影更是绚丽多彩,山谷间时而雾气弥漫,飘荡的云雾仙意浓浓,这如梦如幻的美真的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一座悬索桥既方便两岸村民的交通往来,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村口广场北边沿着河流有一条通往公路的鹅卵石铺的小路,也是进村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孔当独龙江大桥因它华丽的装饰,也称作彩虹桥。桥下普卡旺河流与独龙江不期而遇,一条是浊流滚滚,一条碧波灵动,在交汇处碰撞出奇妙的纹理,从此一路向西,寻找归宿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美丽的符号。。</p> <p class="ql-block">在孔当独龙江大桥前方不远处的独龙江北岸有大片的碎石滩,五颜六色,与碧绿的江水互为映衬,很是让人迷恋。走进碎石滩的我们很快也成就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离开普卡旺的下午便奔走在了返回贡山县城的路上。再一次来到了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不同的是此为出口处,我们下车留恋地眺望,高山、峡谷,雪山、瀑布,独龙江秘境奇特的美己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与独龙江景区标志又一次的相遇,是在来时截然相反的出口方位,独龙江也即将结束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四江并流”的短暂行程,义无反顾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四江并流”这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奇特的自然地理景观也就此定格。</span></p> <p class="ql-block">入住贡山市的那个晚上真享受,妥妥的核心风景区。拉开窗帘,怒江大峡谷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按捺不住的高兴,又跑到楼上观景台留个影。</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