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减少、学校合并背景下,高中教师资格证“热”的冷思考

姚老师

<p class="ql-block">在教育格局随社会变迁而不断重塑的当下,一个现象愈发引人关注:随着学生数量持续减少,学校合并浪潮涌起,众多教师以及师范类学生纷纷投身考高中教师资格证的热潮之中。这一现象背后,既有对职业前景的理性考量,也折射出教育行业变革带来的冲击与挑战。</p> <p class="ql-block">学生减少正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自2017年起我国出生人口逐年下滑,2023年首次负增长,2024年虽小幅反弹但难改大势。幼儿园在园人数2024年同比锐减12.4% ,小学在校生当年减少251.6万人,按照“3岁入园、6岁入学”规律,这一趋势将向初中、高中阶段传导。北师大研究团队更是预测,到2035年全国小学教师过剩约150万,初中教师过剩37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学校合并在这一背景下频繁上演。2024年民办幼儿园因生源匮乏出现关停潮,小学阶段同样压力骤增。不少农村地区和部分城市薄弱学校,因学生急剧减少,班级合并甚至学校撤并成为必然。这种变化对教师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岗位变动与缩减首当其冲,大量教师岗位被削减,许多老师面临转岗、待岗甚至失业危机,即便留岗也可能需跨学科授课;职业发展也严重受阻,教育资源分配减少,教师培训、交流、晋升机会稀缺,职业倦怠感丛生。</p> <p class="ql-block">在此情形下,高中教师资格证受热捧原因凸显。从就业范围看,高中教师资格证适用范围广,持证人可在高中、中职及以下层次学校任教,相比初中教师资格证,就业选择更丰富。在教师岗位竞争激烈、需求减少的情况下,更广的就业范围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重点学校,高中教育资源丰富,对高中教师需求相对稳定,持有高中教师资格证能增加在这些优质岗位竞争的筹码。</p><p class="ql-block">从职业发展角度,高中教学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更高,持有高中教师资格证有利于教师在专业领域深耕,接触到更具挑战性的教学内容和更优秀的学生群体,为个人职业成长提供更广阔平台。且高中教师在职称评定、薪资待遇等方面往往更具优势,对于追求职业发展和经济回报的教师及师范生而言,吸引力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然而,盲目跟风考高中教师资格证也存在隐忧。考试竞争激烈,随着报考人数增多,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难度本身较高,通过率有限,备考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若缺乏合理规划和充分准备,可能耗费精力却难以取得理想结果。就业竞争压力依然存在,即便获得高中教师资格证,面对教师岗位整体缩减趋势,仍需与大量竞争者角逐,并非拥有证书就一定能获得理想工作。高中教学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要求严苛,若自身专业基础不扎实、教学技能不过关,即便入职也可能难以胜任工作,影响职业发展。</p><p class="ql-block">面对这一复杂局面,教师及师范类学生需理性应对。在报考前,应充分评估自身兴趣、专业优势和职业规划,若对高中教学缺乏兴趣或专业不匹配,盲目报考可能适得其反;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无论是考高中还是初中教师资格证,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教学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教育情怀都是立足教育行业的根本;关注教育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提前了解就业市场需求,适时调整职业发展方向,可考虑向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新兴领域转型,拓展职业边界。</p><p class="ql-block">学生减少和学校合并背景下高中教师资格证受热捧现象,是教育行业变革的一个写照。只有理性看待、积极应对,才能在教育格局变化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职业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