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人文与自然,历史和现代相得益彰。4月25日,天气晴朗,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自然美景的向往,我来到南京市鼓楼区熙和路历史文化街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进街区,微风轻拂,带着淡淡的花香,仿佛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撩拨着我的心弦。道路两旁的梧桐树,伸展着嫩绿的枝叶,宛如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地上便布满了星星点点的光斑,恰似一幅天然的拼图。沿着蜿蜒的柏油路漫步,眼前出现了一座两层楼的民国建筑,淡黄色的外墙,因岁月的洗礼略显斑驳,却更添几分古朴韵味,青灰色的瓦片排列整齐,像是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月暮春,微风轻拂,蔷薇初绽笑颜,街头上的花儿在树藤绿叶间轻轻探出,婀娜多姿,仿佛在吟唱生命的旋律。花开花落,顺其自然,犹如人生百态,起落无常。春风如诗,拂过蔷薇的枝头,那淡淡的香气四溢,诉说着生命的真谛。四季更迭,各有其独特的韵味,仍然眷恋着春日的暖阳与花开,对春日的离别,总带着一丝淡淡的不舍与惆怅。</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颐和路文化街区以宁海路环岛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宁海路、颐和路、牯岭路、莫干路、江苏路和北京西路等多条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颐和路公馆区原建有花园洋房9265幢,宫殿式官邸25幢,是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按照《首都计划》打造的上层人士住宅区,也是南京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现列入保护范围的颐和路公馆区占地面积37.8万m2,有各国公使馆、名人旧居等民国建筑225处,共划分为十二个片区。颐和路第十二片区处在江苏路、宁海路合围的三角形区域内,占地面积约2万m2,现有26幢民国时期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二街区的房屋不仅历史悠久,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涵盖当时世界主要建筑流派,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走在这里,感受南京人文历史感,最美的遇见,幽静的街巷。谨愿“人文气脉存,久驻弗相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薛岳旧居,该处原为薛岳私宅,院内有一幢花园洋房,建于1936年。薛岳(1896-1998年),曾任民国时期贵州省主席,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黄仁霖旧居,该处原为黄仁霖私宅,建于1930年。黄仁霖(1901-1983年),曾任国民党联勤总司令部中将副司令。</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片区保护性修缮工作过程中,以“保存+保护、整治+完善、提升+更新”为思路,首先是保持片区原有状态,通过保护和修理,保留所有建筑的历史外观。其次,对片区环境进行改善性修复,重现历史建筑的原状。</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年4月至6月间,颐和路上的蔷薇花竞相绽放,与这些民国老房子相互映衬,美不胜收南京的 颐和路,如今已成为一个热门的打卡地。人们络绎不绝,对着那黄墙花儿一顿猛拍。一眼望去,这里已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漫步在颐和路上,你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收获小惊喜。法国梧桐的树影斑驳地映在米黄色墙面的西式建筑上,仿佛将人们带回了19世纪30年代。这里曾是蒋介石欲打造的核心要员府邸的聚集地,吸引了汪精卫、毛人凤、陈布雷等国民党军政要员。他们的名字与“公馆”“别墅”紧密相连,然而历史的沧桑巨变,却让这些建筑成为了最生动的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外表庄重、内里却蕴藏着 深厚历史的宅邸,如今都已成为了历史的见证。颐和路38号民国建筑原为大汉奸褚民谊于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0月所建,其院落占地面积1543平方米,建筑面积1218.2平方米,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褚民谊将此处所送给汪精卫,同年11月,汪精卫搬此居住。抗战胜利后,此宅被作美军军官俱乐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毛人凤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珞珈路3号。该建筑建于1937年前,西方现代建筑风格,有楼房1幢3层12间,平房1进2间,墙体灰色,屋顶青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继续前行,拐角处有一座带有庭院的小洋楼。如今庭院里的桃花开得正盛,粉色的花瓣层层叠叠,宛如天边的云霞。微风拂过,花瓣随风飘落,恰似一场浪漫的花雨,洒落在庭院的各个角落。这座楼在民国时是一位将军的府邸。</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流苏树,又名乌金子,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它属于落叶乔 ,树干挺直,树冠宽阔,叶片呈卵形,边缘有锯齿。流苏树的花期在春季,花朵小巧,颜色多为白色或淡黄色,花期短暂,但花香浓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络石,又名万字茉莉、络石藤、风车。一种常绿藤本植物,具有净化空气的能力,是改善环境的良好树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知不觉,我来到了街区的健身广场。有祖孙辈在好一起,孩子们在嬉笑玩耍,还有的老人或坐在长椅上晒太阳,或在健身器材上活动筋骨,脸上洋溢着安详的笑容,回忆着过去的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西桥路中央,能望见远处的南京450米的地标和名片——紫峰大厦,它是南京的骄傲与自豪。</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春天的颐和路,历史与现实交织。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每一朵鲜花都绽放着生命的活力。阳光洒在身上,我闭上眼睛,感受着这春日的温暖与历史的厚重。愿这片充满人文气息的街区,如同春天的繁花一般,永远生机勃勃,“人文气脉存,久驻弗相退”,将那些珍贵的记忆和美好的故事,一直传承下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