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旧相簿的纸页已经泛黄,边角微微卷起,像是不堪岁月的重压。我翻开它,灰尘便在阳光下飞舞,如同当年父母手中飘落的粉笔灰。</p><p class="ql-block">家中十多人吃饭,日子自然过得紧巴。饭桌上常常只有一盆青菜,记得过中秋节,一个月饼切8块,我们拿到分到的一块,高兴得蹦蹦跳跳。</p><p class="ql-block">还记得那年夏天,爸爸抱回来一个大西瓜,用大木盆装满井水浸泡,我们几个小孩围着木盆转着圈,手舞足蹈,兴奋得午睡都不愿睡……</p><p class="ql-block">如今翻看这些照片,七个孩子排排站着,有的咧嘴笑,有的绷着脸,照片里一手把我们带大的婆婆满头银发和慈祥的笑容,还有照片里的父母总是站得笔直,像两块历经风雨的黑板。他们教过的学生如今遍布四方,而他们自己,却永远定格在了那些飘着粉笔灰的清晨里。</p><p class="ql-block">我合上相簿,听见窗外有孩童跑过的笑声。回想着那些穷而洁净的日子,那些无忧无虑,天真无暇的眼光,原来从未远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暑气渐消的傍晚,我们几姐妹总会把几张竹床擦得发亮,在院子里摆成一排。竹床咯吱作响,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天边的晚霞还没褪尽,我们七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爬上去,冰凉的竹条贴着皮肤,把白天的燥热都吸走了。</p><p class="ql-block">母亲坐在中间那张竹床上,手里摇着蒲扇。她的声音比扇出来的风还要轻柔:"我小时候啊..."这句话就像打开了一个神奇的盒子,我们立刻安静下来。大姐把头枕在母亲腿上,二姐和弟弟盘腿坐着,我几个小的干脆趴在竹床上,支着下巴。</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学校只有一架破风琴..."母亲说起她第一次摸到琴键的惊喜,眼睛在暮色中闪闪发亮。我们跟着想象那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女孩,踮着脚尖弹琴的模样。父亲偶尔会插话,说起他小时候在田间放牛,十几岁时和同学徒步用了四十多天走到云南贵州上学的往事。</p><p class="ql-block">说着说着,不知谁起了个头,歌声就自然而然飘了出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些歌我们从小就会唱,七个声音叠在一起,像彩虹一样有层次。一些邻居和小孩,都跑到我们院子,静静地聆听。</p><p class="ql-block">竹床随着我们的动作吱呀作响,和着歌声,成了最天然的伴奏。晚风送来茉莉花的香气,星星一颗接一颗地亮起来。有时候唱着唱着,最小的妹妹就趴在竹床上睡着了。</p><p class="ql-block">如今那些竹床早已不知去向,但每当夏夜闷热难耐时,我总觉得耳边又响起了竹床的咯吱声,还有母亲温柔的嗓音:"我小时候啊..."七个孩子的歌声便又在记忆里轻轻回荡……</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如歌。那些竹床乘凉的夏夜,那些此起彼伏的童声合唱,那些母亲温柔讲述的往事,都随着年轮一圈圈远去。照片里定格的笑靥,有些已永远停留在泛黄的相纸上;当年稚嫩的童声,有些已化作天际的清风。</p><p class="ql-block">然而,当我轻轻抚摸这些旧照片,指尖传来的温度依然真切。大姐眼角的笑纹,弟弟调皮吐舌的模样,母亲轻抚琴键的优雅姿态,都在记忆深处鲜活如初。这些被时光镀上金边的片段,是岁月馈赠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p><p class="ql-block">人生如逆旅,我们终将一一告别。但爱不会消逝,就像那些夏夜的歌声,穿过数十载光阴,依然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轻轻回荡。这些泛黄的照片,这些温暖的回忆,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是时光永远带不走的家的温度。纵使天人永隔,这份血脉相连的温情,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