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是以“研”为核心、以“学”为目标、以“旅”为载体、以“行”为实践的活动,通过走出校园、亲近自然、融入社会、体验生活,让学生在探究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在行走中传承文明。4月25日,襄阳市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学生在校领导的精心安排和老师们的带领下开展了“游学桃花岭,探究大自然”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旅行,同学们走进襄城区尹集乡姚庵村桃花岭研学基地,开启了一场别样的研学之旅!</p> <p class="ql-block">研学旅行出发啦!七年级全体师生乘坐豪华旅游大巴,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对新知的渴望,策马扬蹄踏上征程!</p> 经过30分钟车程到达目的地尹集姚庵桃花岭生态园,在教官的带领下同学们非常有序的下车组队,短暂休息后,在桃花岭大广场上进行了简洁而又隆重的开营仪式。 桃花岭位于襄城区尹集乡姚庵村,与古隆中和黄家湾风景区毗邻,这里千顷桃树茂,四季花果香,成为远近文明的花果山,襄阳人的后花园,2021年1月被评为襄阳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 <p class="ql-block">开营仪式第一项:全体肃立,奏唱国歌。🇨🇳</p> 开营仪式上,张主任活动前的动员讲话,极大鼓舞了同学们的士气,孩子们个个信心满满,跃跃欲试!他对孩子们说此次活动请牢记“安全、文明、研学”三个词,希望孩子们游玩得开心的同时也要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授旗仪式。在教官们的带领下,今天同学们将变身3个营的小营员,一切行动听指挥! <p class="ql-block">营旗下的宣誓响彻云霄!</p> 分发研学手册后,同学们仔细翻阅今日的课程安排。 营员们整齐有序的进园游学啦!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自己动手—丰衣足食</b></h1> <p class="ql-block"> 今天桃花岭研学基地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节有意义的生活劳动实践课—徒手抓鸡和厨艺大比拼,研学实践旅行中的大灶台课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好多扇知识和成长的大门,对同学们来说意义可多啦!</p> <p class="ql-block">首先,导师带领同学们在多功能会议室观看本次课程的操作流程,从动手抓鸡到洗菜、切菜,生火、炒菜,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本次课的每个步骤。</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都迫不及待要赶紧先去抓鸡了!</p> <p class="ql-block">想要抓住“桃花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用手去追、去堵、去抓。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手部肌肉能得到锻炼,动作也会变得更加灵活,就像给自己的双手装上了“小马达”,越来越能干。 </p> <p class="ql-block">看,同学们的战利品!</p> <p class="ql-block">抓完了鸡,同学们一起在大灶台集合。我们桃花岭的大厨师—褚师傅,正在给同学们讲解今天土豆烧桃花鸡这道菜的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认真的记下了每一个步骤。</p> <p class="ql-block">听完课,同学们说干就干,分工合作。有生火的、又洗菜的、有切菜的,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感受传统烹饪方式,使用大灶台做饭能让同学们感受到老一辈人做饭的方式。这就像穿越回了过去,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p> <p class="ql-block">在大灶台课程里,同学们有机会自己动手做饭。从洗菜、切菜,到生火、炒菜,每一个步骤都是在学习新的生活技能。就像魔法一样,把生的食材变成香喷喷的美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p> <p class="ql-block">高校长也加入了孩子们的队伍,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做菜的快乐!</p> 我们的大厨--褚师傅认真负责的对每一组的同学都进行了指导,让同学们在实操中学习到做菜的要领。 同学们正在向厨师请教该放多少调料 <p class="ql-block">在大灶台前忙碌的过程中,同学们能感受到劳动的乐趣。看着食材在自己的手中变成美食,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就像在玩一场超级有趣的游戏,既好玩又能学到东西。 </p> <p class="ql-block">当同学们辛辛苦苦做出一顿美味的饭菜后,会特别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p> <p class="ql-block">香喷喷的土豆桃花鸡已经出炉啦!</p> 吃着自己做的菜,会觉得格外香,也能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p class="ql-block">徒手抓鸡、厨艺大比拼,在欢乐的氛围里圆满完成,时间是最好的教育,相信通过这节课孩子们不仅收获新知和快乐,更是一次成长之旅!</p> 不知不觉到午餐时间了,小营员们全员集合,在总教官的餐前训导后,孩子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饭菜。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非遗民间艺术瑰宝—手工扎染工艺</b></h1>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新疆地区。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变化自然,各有特色。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 导师讲解了三种简单易操作的扎染方法,配合导师精心准备的桃花、桃树、板蓝根等植物提取的染料,当场给大家做出了一副作品,营员们惊叹不已,跃跃欲试! 准备动手体验啦! 看看孩子们的作品吧,是不是很美呀!孩子们心里可,都已经想好要送给你谁了! 此次古法扎染的课程旨在让孩子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令人自豪的民俗文化远胜白纸黑字的纸上谈兵,让孩子能自发地认同、热爱祖国的民俗文化,树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情真意切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祖国的民俗文化。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非遗文化——体验千年石磨</b></h1> <p class="ql-block"> 豆浆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豆制品。制浆是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提取大豆内蛋白质的头道工序。制浆工艺共分选料、浸泡、碾磨、过滤、煮浆和滤熟浆等六道工序。1968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汉墓中,出土了一架距今约2100年的石磨,是一个石磨和铜漏斗组成的铜、石复合磨。这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石磨实物。</p> 导师讲的细致,孩子们听的认真。 亲手研磨豆浆,让营员们知道了”豆浆必须煮熟了才能喝“的生活常识,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更明白了做事情掌握方法很关键。相信这些感悟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看,孩子们干的多起劲!不一会功夫,都成了小工匠! 体验完,小营员们不忘导师的叮嘱,迅速清理好了工具和桌面,为你们点赞!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生命安全教育实践</b></h1> <p class="ql-block"> 营员们来到桃花岭拓展基地大草坪上,导师讲解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为小营员们实操外伤止血包扎技能,担架制作,以及常见意外伤害的正确处理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营员们明白了,珍爱生活,珍惜生命!</p> 生命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和他人的共融,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在社会中形成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 <p class="ql-block">通过今天的研学旅行活动,让同学们从中学会了知识、技能、技巧,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虽然结束了,但伙伴之间的友情仍在延续着......</p> <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真快,欢乐的研学活动结束了,研学旅行,“学”字是灵魂,“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研学旅行在路上,期待我们下次再见!</p><p class="ql-block">再会,和蔼而又认真的导师!</p><p class="ql-block">再会,严厉而又可亲的教官!</p><p class="ql-block">再会,美丽而又好玩的桃花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