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一个不可知也不可说的东西存在,它叫“道”。那么个“道”的一端就是“心”,另一端是“存在”(现实),“道”连接了这两部分。在这两部分中间生成了另一种存在,它叫作“心世界”(概念世界),是个幻象世界。在没有觉悟之前,我们人类大部分就生活在这个叫作“心世界”的幻象世界中。</p><p class="ql-block">一阴一阳谓之道,心是隐性的,属阴;物是显性的,属阳。物与心的链接之后,物瞬间在大脑里是以心世界(相)呈现出来,这就是量子塌缩现象,即从叠加态变成一个确定态。</p><p class="ql-block">自从20世纪初量子力学在西方诞生以来,已经有许许多多物理学家通过各种实验和理论推导,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新的理论。</p><p class="ql-block">如当代著名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说:“人们对世界的常识性看法,即把客体看作是与我们的观察无关的“在那里”确实存在的东西,这种看法在量子论面前完全站不住脚了。量子论已促使很多物理学家宣称,世上根本不存在‘客观的’实在。那唯一的实在便是通过我们的观察而揭示出来的实在。”</p><p class="ql-block">另一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黑洞”术语的发明者)也说过:“实在的确切性质,要等到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参与之后才能确定。”</p><p class="ql-block">事实上,当代的前沿科学也一直在努力建构一种“整体论”的世界观。诚如当代量子理论物理学家大卫.玻姆所言:“现在最受强调的是不可分的整体性,在整体的世界中,观察工具与被观察的东西不是分开的。”</p><p class="ql-block">玻姆以此来回应沃纳·海森堡所说——“把世界分成主体与客体,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肉体与灵魂”,这种分法已不恰当了,显而易见。</p><p class="ql-block">东方哲学“心物一元”整体论的世界观,与当今前沿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的,能很好地解释这一规律。</p><p class="ql-block">“心物一元”的思想是为确立整体性世界观。所谓整体性,就是一种既非唯物,也非唯心,而是将主体与客体、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人与天地万物都视为一个整体的哲学思想。即阳明先生所言:“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 ,本吾一体者也。”庄子在《齐物论》提出:“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