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叶帅接见郭兴福</p> <p class="ql-block">总参推广郭兴福教学法会议</p> <p class="ql-block">罗瑞卿总参谋长与郭兴福交谈</p> <p class="ql-block">郭兴福教学中</p> <p class="ql-block">乘马卧倒射击</p> <p class="ql-block">乘马泅渡</p> <p class="ql-block">野营拉练,乘马冲锋</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军区军训班长培训</p> <p class="ql-block">老战士讲战史</p> <p class="ql-block">准备冲锋</p> <p class="ql-block">乘马冲锋</p> <p class="ql-block">1964年全军大比武射击比赛现场</p> <p class="ql-block">巴音图著文</p> <p class="ql-block">五好战士喜报</p> <p class="ql-block">坦克与步兵联合训练</p> <p class="ql-block">坦克部队训练</p> <p class="ql-block">1966年周总理视察内蒙古,。</p> <p class="ql-block">1966年邓小平视察内蒙古</p> <p class="ql-block">聂荣臻视察内蒙古</p> <p class="ql-block">1963年内蒙古军区将军大合唱</p> <p class="ql-block">笔者采访马作舟老军人</p> <p class="ql-block"><b>《抓好军事训练》</b></p><p class="ql-block">一、军事训练的地位</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军队和地方一样,各项工作百端待举。在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应该突出抓什么?军队训练应处于什么地位?这是关系到搞好军队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个根本性问题。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向全军发出:<b>“开展军事训练,迅速提高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作战能力"</b>的指示。中央军委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在军队建设中突出军事训练的地位,继续在各级领导中牢固树立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思想。军队在和平时期的中心工作是训练,军事训练是解放军建设和战争准备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叶帅提出:<b>“要确立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各方面的矛盾:(一)军事训练时间同政治、文化教育时间的矛盾;(二)军队训练与国防施工的矛盾;(三)军队训练与战备的矛盾;(四)军队训练与生产的矛盾;(五)军队训练与物资保证的矛盾;(六)军队技术训练与武器装备的矛盾;(七)军队训练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的矛盾;(八)军队训练与预备役训练的矛盾;(九)系统条条、块块的矛盾,等等”。“军事训练要遵循“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方针”。</b></p><p class="ql-block"><b>“要发扬我军的传统优势,练好近战、夜战”。</b></p><p class="ql-block"><b>“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红、专、健结合;二是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结合;三是训练与科学研究结合;四是院校训练与部队训练结合”。</b></p><p class="ql-block">二、内蒙古军区坚决执行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p><p class="ql-block">从1953年开始全面开展正规统一的训练,认真贯彻“以全面战斗训练为中心,以干部训练为重点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了作战能力。50年代末至60年中期,全区部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坚持以我为主”的训练方针,恢复和发扬了传统的练兵方法。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新的战略战术和军事技术成为部队训练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热潮,深入开展创造“四好连队”(政治思想好、三八作风好、军事训练好、生活管理好),争当“五好战士”(政治思想好、军事技术好、三八作风好、完成任务好、锻炼身体好)活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三八作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加强军区部队“非常无产阶级革命化,非常战斗化做了大量工作。</p><p class="ql-block">把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放到创造“四好连队”;争当"五好战士";培养“三八作风”运动中全面推进。条件是死的,内容是活的,根据每年新的情况来确定评比内容,半年一初评,全年一总评。但重点还在军事训练。</p><p class="ql-block">一是重视抓骑兵部队训练。</p><p class="ql-block">内蒙古自治区地形特点:草原、丘陵、沙漠多,适应骑兵部队作战。骑兵部队人员多、分布广,训练科目多,内容包括:</p><p class="ql-block"> 1.基础骑术训练(马匹操控、人马协同)</p><p class="ql-block">2.战斗技能训练(乘马射击、乘马劈刺、乘马越障)</p><p class="ql-block">3.战术训练(骑兵班组战术、骑兵分队战术)师职离休干部马作舟,当时是训练部作战参谋,他说:“战术训练,主要突出骑兵快速性、突击性、灵活性特点,既能乘马战,又能徒步战,还能两者结合互换运用。训练步骤方法上,在营内完成共同科目,骑兵专业训练,以及连以下攻防战术和各种战斗勤务动作。在野营训练中完成团攻、防和远距离突袭及其他合成战术动作,检验年度训练成果。”</p><p class="ql-block">4.专项体能、耐力训练</p><p class="ql-block">5.特殊环境训练:雪地、草原、山地,以及江河等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行军、作战训练(包括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战)</p><p class="ql-block">二是抓内蒙古军区机关、部队干部训练。</p><p class="ql-block">这是部队训练中重中之重,是对机关、部队在职干部中的岗位训练。其目的使在职干部巩固、深化已有知识,及时补充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基本军事素质和工作能力。马作舟讲:“巴音图同志到职后,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逐步建立首长、机关、干部训练制度。每年遵照军委、总参谋事训练指示、计划、训练大纲,组织机关、部队干部依专业性质和职务层次,学习军委战略方针、战役、战术原则,各兵种知识。了解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军队体制、武器装备及作战特点。训练方法上一般采取集训、自学、讲座、实习、作业、演练等形式,使各级机关、部队干部了解职务职责,掌握自身战术、技术技能,适应现代战争战术技能要求。同时根据内蒙古军区骑兵特点,研究探讨骑兵战役战术思想,以及在大兵团作战中协同联合作战方法”</p><p class="ql-block">三是领导重视。 内蒙古军区孔飞副司令员抓训练严、细。大到机关、战斗演习,小到一个动作。他强调<b>军事训练要四落实:</b></p><p class="ql-block"><b>1.人员落实。参加训练的人不能 打折扣。</b></p><p class="ql-block"><b>2.时间落实。全训9个月,骑兵7个月,半训5个月,执勤部队3个月。</b></p><p class="ql-block"><b>3.科目落实。定多少科目就完成多少科目,不能跳跃。</b></p><p class="ql-block"><b>4.科学落实。</b>孔飞副司令员强调科学练兵,强调先打基础,循序渐进,反对蛮干,他到部队检查训练,看是不是符合科学练兵,是不是循序渐进。强调训练要突出特点。他不辞辛苦,每年拿出一半的时间下基层检查训练工作落实情况。</p><p class="ql-block">四是打造军训核心团队。</p><p class="ql-block">1.严把进人关。军训部进人要过两关:部领导和军区分管领导。重在才干上,要进的人必怀一门急需的军事训练项目绝技,能教能实操。如射击的尖子、马上军事技能的尖子、军事理论和科研的尖子。</p><p class="ql-block">2.培训上岗。军训部最多时34人,3个领导(一正两副);5个科。领导和正副科长全部是经过北京、南京、石家庄高等军事院校专业学习毕业的人员,参谋人员也尽可能送军事院校学习。有一个佳话:上世纪六十年代,军训部一次同时送出5人学习,毕业时全部被学校要求留校当教员。军训部重视干部的培养和锻炼,军政素质过硬,科级以下人员先后有14名干部被提拔到副师以上岗位。</p><p class="ql-block">五是两级培训。</p><p class="ql-block">这已形成惯例。每年训练大纲一下来,部里就先安排各级训练教员进行集中培训,有时培训的教员都达到了班长级,可见工作抓的细。马作舟老人讲到巴音图部长在教学法集训准备过程中,以自身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模范行动给教学人员做出榜样,激发教学人员的积极认真准备。如1961年冬,在教学法准备时期,在一个星期日,下了一天一夜大雪,车辆不能通行,他怕影响准备工作,星期一早晨顶风冒雪徒步赶路,出来市区天气突变狂风暴雪,瞬间雪深到膝,风雪使人睁不开眼,气温下降到零下近40度,找不到路,寻不到村庄,从早七时走到下午16时才到营区场地。手、脸、腿、脚冻伤,经医务人员依医药、冰雪擦揉伤位,才得到缓解。这种工作精神,受到军区领导和参训人员的点赞。正式训练开始后,由于教员都进行了培训,部队训练的质量就得到了有效保证。</p><p class="ql-block">六是注重军事理论研究。</p><p class="ql-block">在“文革”前,在内蒙古军区党委和分管领导孔飞副司令员领导下:</p><p class="ql-block">1.巴音图部长执笔完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第三次国内战争战史》初稿;</p><p class="ql-block">2.军训部在友军的协助下完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师、团战斗条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连以下战斗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训练大纲》的编写;由总参颁发执行。</p><p class="ql-block">3.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完成《战役学》初稿报送军委;</p><p class="ql-block">4.巴音图同志执笔完成准备上报中央军委的“乌兰夫上将【内蒙古建军基本经验】初稿,“文革”时期写作中断。“文革”后,经过修改,在乌兰夫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以《按照毛泽东军事思想创建内蒙古骑兵部队》发表在《内蒙古日报》2006年12月24日二版上。</p><p class="ql-block">三、开展学习郭兴福教学法运动组织比武观摩暨参加全军大比武</p><p class="ql-block">徐月波 (内蒙古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巴音图(内蒙古军区军训部长)两人回忆如下:</p><p class="ql-block"><b>郭兴福是二十世纪60年初南京军区某部进行小分队战术训练改革训练时,发现并培养的优秀教练员。郭兴福教学方法是我军传统练兵方法的继承和发扬,军委叶剑英副主席指出:郭兴福教学方法“方法对头,功夫过硬,比较集中而全面地体现了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苦练过硬功夫的方针和原则。”1964年1月2日,中央军委发出了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通知,并传达了叶副主席的指示,号召各军区、军兵种部队普遍开展学习郭兴福教学法,掀起一个军事训练高潮。</b></p><p class="ql-block"><b>军委、总部分别于63年底、64年初两次在南京军区召开了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现场会。召开第一次现场会时,军区派司令部军训部长巴音图同志带领各骑兵、步兵团团长参加。大家在认真观看了郭兴福教学分队的现场表演,了解了郭兴福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后,都感到大开眼界,很受启发。叶剑英元帅亲临现场并作了重要指示,叶帅把郭兴福教学法归纳为五个突出特点:1.善于在教学中抓活思想,充分调动练兵积极性,并能够发扬教学民主,集中群众的智慧,实行官兵互教,评教评学。</b></p><p class="ql-block"><b>2.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兵练得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战术活,而且身强力壮,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3.采取由简到繁、由分到合、情况诱导、正误对比的方法逐步加深认识,掌握要领。4.把言教与身教、苦练与巧练结合起来,使战士百听不厌,百练不倦。5.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循循善诱,耐心说服。叶帅的的讲话使与会的同志对学习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回军区后,巴音图同志 1964年1月18日在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专门作了《学习郭兴福教学法和参观硬骨头六连的几点体会》的发言,详细介绍了郭兴福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传达了叶副主席的重要指示。</b></p><p class="ql-block"><b>第二次现场会时,军区派军训部副部长柳青同志带领司令部炮兵、工兵、防化兵、通信兵部主任参加。</b></p><p class="ql-block"><b>遵照军委和叶副主席的指示,内蒙古军区党委于1月9日发出了《关于立即掀起学习郭兴福教学方法运动的指示》,《指示》立足军区部队训练现状,要求各级党委迅速统一思想认识,把开展郭兴福教学法这一运动突出出来。为促进郭兴福教学法在部队训练中得到落实,《指示》还专门提出了六条措施:一是各团要开办郭兴福教学法训练班,分期分批地轮训班、排、连长和团机关干部,每期一周左右;二是先抓点后推动到面,每个团要培养一个在教学训练中认真落实郭兴福教学法的典型连队;三是培养郭兴福式的教练员,鼓励基层干部、骨干争当“四会”教练员;四是要求步兵学校用郭兴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五是决定于当年5月组织一次全区比武大会,以检验开展学习郭兴福教学法运动的成果;六是要求各单位每月报告训练情况时,把贯彻郭兴福教学法的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专题上报。《指示》强调“在推广郭兴福教学经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学习郭兴福的训练为了打仗指导思想”,要求“各级领导把这一运动抓紧抓好,使之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每一个课目上,把我军区的军事训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b></p><p class="ql-block"><b>在军区党委发出指示后,军区各部队积极响应,仅4天之内有90%的连队听到了团以上首长对军委、军区党委的指示和南京现场会议精神的传达,有80%的人听到了郭兴福教学法的实况广播,迅速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练兵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有近200名团以上干部深入基层蹲点,挖掘、发现、培养典型。参加过全军现场会议的机关、基层干部,绝大多数都深入到一线指导训练,尤其是骑兵15团,决心大,行动快,他们边训练边摸索总结,仅利用10个训练日,就完成了乘马收放线试验,全班2.5公里野战被复线架设,放线比徒步快了两倍,撤线比徒步快了一倍多。立即被团里树为典型分队。此外,该团还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了有推广价值的“乘马单兵进攻”、“马上应用射击”、骑兵一连连长布特格其等多个典型分队和郭兴福式教练员,这些典型分队和优秀教练员在全团进行了巡回演示、讲解,促进了全团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该团的训练成果表明,郭兴福教学法在骑兵部队中同样具有推广价值。1964年3月3日至6日,在训练部贺希格副部长的主持下,军区司令部在骑兵15团组织召开了“郭兴福教学法现场会”,各骑兵部队和步兵学校等单位派人参加了现场会,军区孔飞副司令员参加了会议。团长尼玛介绍了全团开展学习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情况。此后,各典型分队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孔飞副司令员在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军委的训练方针和指示,把郭兴福教学法应用到骑兵训练中去,培养出</b>更<b>多更好的“郭兴福”,以提高骑兵部队的训练质量,尤其要把骑兵的两个“四练”(即练思想、练技术、练作风、练纪律。练人、练马、练枪、练刀)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未完)</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