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川有座香林寺

高东峰(竹影清风)

图文/高东峰 <p class="ql-block">  进入暮春四月天,山野和果园里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等依次盛开渐次落幕,就连默默无闻、其貌不扬的朴素洁白的银翘花、杜梨花、木瓜花也不甘寂寞地偷偷抓住春天的尾巴,在黄土原野崖畔上尽情展露自己平凡的容貌。</p><p class="ql-block">  这天,我独自驱车沿宽阔肥沃的洛河川一路北上,朝着一个名字叫香林寺的地方奔去,探访那个能够使人净化灵魂的一处清静寺院,以期在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一丝化解,寻得可能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谷雨才过几天,又下了几场春雨,就听见满山遍野传来布谷鸟忽远忽近、忽高忽低的一声接一声“布谷——布谷——”的鸣叫,那清脆响亮的啼鸣催促着农人赶快翻地备耕。一年之计在于春。节气不饶人,一步赶不上,一年的希望就可能要落空。走在洛河川道里,只见田野里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他们在充满旺盛活力的黄土地上播撒着生活的希望和未来,播撒着生命的希冀与激情。</p> <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远远地望见洛河川左前方的对面,一座高大巍峨的奇峰半山腰上,有座红柱黄瓦的寺院隐约可见。跨过大桥,只见清清的洛河似一条玉带翻卷着细微的浪花,从香林寺坪村山脚下漂亮地甩出一道大湾,水波不兴缓缓稳稳地向南流去。信步来到香林寺山跟下,山门上“香林寺”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十分醒目。顺着笔直陡峭的窄窄的台阶,微斜着脚尖拾阶而上,走走停停间,忽然,随风一股清香使我精神为之一振,扭头望去,只见洁白如雪、紫若云霞的丁香花儿队列似地夹道欢迎我的前来。她那细嫩柔弱的腰肢不停摇摆着,含情脉脉地频频向我点头颔首,令我内心泛起一阵涟漪。凑近捧起一簌丁香花瓣,深深地吸一口气,那股无法形容的奇妙香味真是沁人心脾,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据《延安府志》记载,香林寺始建于唐开元二年(公元741年),据今约1200多年,因满山翠柏飘香而得名。香林寺依山而建,山势奇峻,古柏森然。俯瞰山下,洛水环绕,沃野千里,千年敷政古城屹立对岸,四周美景悉数收入眼帘。可惜,唐代香林寺命运坎坷,早期建筑已毁,山间遗留废墟多处,瓦砾、残石随处可见。现存香林寺为明成化年和清道光年重修,环山而建的有真武祖师殿、玉皇庙、九天玄女殿、观音阁、龙王庙等。香林寺西侧的悬崖峭壁上石窟密布,有大小洞窟70多处,窟窟相通,洞洞串连,设计奇妙,十分壮观。金轮圣王祠的摩崖石刻题记载了一些元、明时期的自然灾害,是研究洛河上游地区古代气候变化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香林寺下面不远处有座凉亭,亭子近旁竖一招牌文字介绍,香林寺山上约有古柏百余株,平均树龄150年。还有一通石碑记载着香林寺的过往历史及后人修缮保护事迹。走进香林寺,但见四周苍翠古柏浓荫密罩,一片森然、寂静中透露着庄重的气氛。柏树枝条上挂满了香客求神拜佛得来的红艳艳的印着“有求必应”、“保佑平安”、“幸福吉祥”等诸多字样的祈福平安挂福带,随风左右摇曳舞动,红红亮亮的让人眼热,一片平和安宁的浓郁氛围,似乎通过春风向世界传播着普通民众善良的朴实愿望。来到香林寺西侧悬崖边,只见有斜刺里直插蓝天的古柏于石缝间隙傲然挺立,山下洛河川宜人风光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与照看香林寺的76岁贺姓老人一番攀谈,才得知西侧悬崖边有两棵树龄达1000年的古柏。其中一棵古柏在“文革”期间遭遇劫难,被造反派认为是“四旧”用锯子锯、斧子砍,不知是得于神灵保护还是什么原因,千年的古柏就是锯不开、砍不断而最终作罢。迄今古柏经历沧桑岁月的躯干上斧锯伤痕依旧历历在目,触目惊心。在此棵古柏前立一镌刻着“险峰松柏隐香林,洛河山川展天地”楹联的石碑,道出香林寺的独特韵味。有点耳背的老贺祖籍榆林清涧,现家住宝塔区小南窑沟,育有一儿一女,老伴在家里陪伴孙子。以前在清凉山上待过的他,来到香林寺已经三年多了。他每日伴着暮鼓晨钟,清晨迎着朝阳,傍晚身披晚霞,无论严寒酷暑,雷电风雪,不辞辛苦地穿行在香林寺的各个角落,认真巡视着每一块砖瓦、每一株草木,精心照料着庙堂大殿,细心打扫着地上飘落的树叶杂草纸屑,诚心诚意地精心呵护着香林寺的一份安宁与平静,高远与神圣。可是也有胆大妄为的娄阿鼠之徒,趁月黑风高之夜,竟然觊觎神圣的寺庙殿堂,将罪恶之手伸向“功德箱”,把众多香客敬奉神灵的“布施”悉数盗走。说到这里,满脸激愤的老贺显得既无奈又伤神,对这样“人心不古”事件万分的不能理解,做了那样亏心事的人,难道就不怕遭到神灵的报应惩罚吗?</p> <p class="ql-block">  原以为香林寺里生活比较单调清苦,可是,当我看见老贺房间里装有监控网络,用天然气做饭,冬天有电热暖气取暖,压上了自来水管,电视机、电冰箱、天然气灶具等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将我旧有的青衣小帽、孤灯难熬的寺庙管理人员的日常生活印象一扫而光。热爱生活的老贺在香林寺西侧古柏根下的空闲处,开辟出茶几大小的一畦韭菜,翠绿欲滴的韭菜叶子在春风里轻轻柔柔地拂动摇曳。靠院墙跟也有石块垒砌而围成长约五、六米,宽约三、四米见方的菜园子,早已翻松了土壤,上足了肥料,只待栽植辣子、柿子、黄瓜的时令蔬菜,想象中那时的香林寺里倒也是红绿相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距离农历四月十八香林寺庙会的日子也不远了,到时上下洛河一道川周围村落的众多信男善女,一定会携家带口,陪伴老人孩子云集香林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香火缭绕,法号阵阵,而山脚下戏台上将一出出精彩的秦腔折子戏,奉献给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里的纯朴善良的戏迷们。</p><p class="ql-block">  辞别老贺,离开烂漫山花环绕着香林寺返身下山时,经过弯弯曲曲的山路,回头一看,路边簇拥着的丁香花儿,有意无意地向我深情款款地连连挥手,浓郁的清香再次直冲鼻腔抵达心扉,令我迟滞的脚步不忍离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