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诗仙足迹,感受太白古韵——六(11)班安陆白兆山研学

Zyr

<p class="ql-block">  安陆白兆山,这是一座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有着深厚渊源的名山,虽然海拔只有379米,但因为它承载着"诗仙"的故事而显得格外特别。孝感市实验小学六(11)班的同学们在安陆白兆山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研学活动,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穿越时空与李白进行了一场奇妙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4月22日,同学们早早来到学校,整齐列队,整装出发。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兴奋不已,经过一个小时车程终于来到了白兆山脚下。远远望去,整座山被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大地上。</p> <p class="ql-block">  上午开营仪式结束后,经过简短的休整同学们就正式进入到了研学活动中,第一项便是大家期待的“李白诗词大讲堂”。</p><p class="ql-block">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李白诗词,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吟唱、体会,又领略到了不同于课本学习的另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  随后,大家沿着山路向上攀登,很快就达到了本次研学的第二站“李白纪念馆”。这是一座三重檐庑殿式仿唐建筑,高达32.5米,气势恢宏。馆名"安陆李白纪念馆"七个大字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p><p class="ql-block"> 走进馆内,同学们被丰富的展品深深吸引。有李白的生平介绍、诗歌作品,还有他在安陆生活时的场景复原。馆内还有一面诗墙,上面刻满了李白的诗句。同学们兴奋的在其中寻找自己熟悉的诗句,并大声诵读。</p> <p class="ql-block">  晚上,大家一起观看了电影《长安三万里》,从李白和高适跨越数十年的友情中,看到了李白不断在才华与际遇间沉浮,也更加了解了诗仙李白每一首佳作背后的故事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便是本次研学的重头戏——登顶白兆山。山路两旁松柏挺立,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虽然山不算高,但连续的上坡还是让同学们有些气喘吁吁。大家在相互鼓励和加油打气中不断攀登,很快就来到了山顶。</p> <p class="ql-block">  山顶上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安陆市。远处群山如黛,近处绿树成荫,景色美得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伫立着巨大的李白雕像,同学们不禁想象:一千多年前,李白是否就跟我们一样站在这个位置,望着同样的风景,构思他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  下午,同学们再次来到太白堂,根据这两个半天以来的所学、所知、所见、所感绘制《李白生平游历图》。就这样,诗仙李白在同学们的笔下更加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  学习之后少不了就是玩乐放松啦!在诗乐园,大家释放天性,尽情玩耍!</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同学们在劳动实践基地体验到了挖土豆、洗土豆、炸薯条……看看同学们的笑脸,要不然怎么说“劳动最快乐”呢!</p> <p class="ql-block">  三天的研学之旅很短暂,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白兆山。回程的车上,大家一直还在谈论回味这三天的趣闻乐事。这座不算高的山因为李白的足迹而变得与众不同,那些石头、泉水、古树都因为与诗仙的联系而有了生命。</p><p class="ql-block"> 这次白兆山之行让同学们对李白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他不仅是课本上那个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放诗人,也是在安陆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人。他爱这里的山水,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  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研学,同学们在这风景秀丽,充满人文古韵的地方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三天,友情更加深厚,收获了比桃花潭水更深的情谊。希望同学们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勇敢的去追寻自己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六(11)班家委韩宥心妈妈</p><p class="ql-block">审核:</p><p class="ql-block">班主任:付琳老师</p><p class="ql-block">年级主任:雷威主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