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玲的美篇

蔡玲

<p class="ql-block">[ 2025年 美篇 第 16 ]</p><p class="ql-block">庆祝渡江胜利 暨 南京解放75周年 ( 4 )</p><p class="ql-block">寻访南京财政局和大方巷39号</p><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2日 </p><p class="ql-block">制做: 2025年月4月27日 蔡玲</p><p class="ql-block"> (5月1日补充)</p> <p class="ql-block">1945年8一9月,历经14年(1931一1945)丶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1946年,蔣介石丶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双十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对我山东根据地发起重点进攻,解放战争爆发。</p> <p class="ql-block">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在山东临沂前河湾村成立。我父蔡長風任华东野战軍供给部部長。</p> <p class="ql-block">1947年,我在华东野战軍</p><p class="ql-block">爸爸抱着我,妈妈抱着和平,山东农家小院,背景是玉米杆结的院墙,土墙草房</p> <p class="ql-block">1947年,华东野战軍在山东惠民、德州一带农村组建了后方留守处,安置伤病员及家属和孩子。</p><p class="ql-block"> 当时爸爸一直隨部队在前线打仗,他派秘书张少卿(后任南京军区后勤部工程部部长)丶警卫员齐玉君以及马夫老吕护送妈妈及4岁的我与1岁的大弟蔡和平隨留守人员渡黄河北上转移到华野留守处。</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们过黄河确实十分紧张危险。风大浪高,波浪涛涛,人多船小超载,几次险些翻船,尤其敌机还在上空盘旋,不时俯冲扫射!齐叔叔把和平压在身下,自己负了伤!好不容易划到对岸,上了岸,张秘书抱着和平,妈妈搀着我和老吕伯伯,在敌机盘旋下,我们在黄河北岸的河滩地一口气跑了6㇏7里,终于到达留守处。妈奶在留守处负责医药。</p> <p class="ql-block">1947年,我在华东野战军后方留守处</p> <p class="ql-block">由于敌机经常轰炸扫射,我们在后方留守处的生活并不安定,经常行军转移。</p><p class="ql-block"> 特别在临朐、南麻战役前后,适逢雨季,我跟和平一众小孩也隨留守处大人(干部、战士及工作人员)天天行军转移,跋山涉水,衣服被雨淋湿,山路泥泞,吃不上饭,饿肚雨淋持续行軍半月之久,大人累得筋疲力尽,孩子们也都瘦了一圈圈,前线部队同样冒雨行軍转移打仗,损失很大!</p> <p class="ql-block">直到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后,我軍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华野后方留宁处(1949年春改为三野后方留守处) 从鲁西北迁往曲阜,我们才不用颠沛流离丶经常转移行軍了,我们才从华野留守处住土墙草房,在曲阜才得以住了茅屋瓦房,生活相应稳定、改善一些。</p> <p class="ql-block">1948年,我在华野后方留守处(前边坐小板凳,侧脸),妈妈抱和平坐中间,后面站着留守处主任和政委。</p><p class="ql-block"> 前面大石碾旁站着几个背盒子抢 看我们照相的华野干部㇏战士,羡慕的不行!好像等我们照完 他们也想照!</p><p class="ql-block"> 那时能照张相 最是高级!</p> <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5月27日解放上海。上海解放后,时任三野供给部部长的父亲奉命看管美蔣及大资本家逃离上海后丶來不及带走㇏丢弃在上海的财物。。</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苏州河沿岸工厂选了一个仓库,各部队缴获的战利品统统送到这里,全都堆在仓库的泥地上。 </p><p class="ql-block"> 三野官兵们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金磚、金条丶金锭,历史名人字画丶笔砚、珍稀文房四宝,整张的虎皮、豹皮、狼皮、熊皮,熊掌、鹿茸丶人参、虫草、燕窝、魚翅、虎骨酒、眼镜蛇酒,成捆高档绫罗绸缎,珍稀刺绣㇏双面绣,德国高倍望远镜,高级照相机,瑞士劳力土金表,欧蜜茄金表、梅花金表,金怀表。美国派克金笔......</p><p class="ql-block"> 战事吃紧,当时也來不及登记,部队送来就往泥地堆里一扔!拣一块金表或金条往兜里一放易于反掌!要搁现在,不知要偷拿多少!父亲制定的严格规章纪律,看守的三野干部战士无人心动!父亲他们撤离时全部战利品 分文不少分厘不差 全部上缴国家!</p> <p class="ql-block">父亲奉命率三野供给部机关从上海撤离北上南京。当时南京解放后已由軍管会管理,干部奇缺。时任三野供给部长的爸爸响应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发出的"全军要学做经济工作″的号召,主动脱下軍装,出任解放后的南京首任财政局局长兼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主任,没地住,暂住大方巷39号。</p><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妈妈带6岁半的我、3岁半的蔡和平 和刚出生2𠆤月的二弟蔡阜平,由山东曲阜三野后方留守处碾转耒到南京住大方巷39号。我们从山东农村土墙草房一下住进这花园别墅,吓得我都不敢走路了!</p> <p class="ql-block">我和大弟蔡和平,1949年年底摄于南京大方巷39号。我们身穿双排扣的列宁服式棉衣,还挺时尚!腰间扎着草绳,既时髦又土气!神气的我不行!</p> <p class="ql-block">详见我写的回忆文章: "南京大方巷的童年记忆"</p><p class="ql-block"> 刚解放的南京,社会治安不好,爆炸丶暗杀时有发生,我家门口大方巷39号,常有假扮成擦皮鞋的、卖香烟的、卖蔬菜瓜果的、卖鲜花的国民党遗留特务 在39号附近转悠,企图暗杀、破坏!</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爸爸的亲密战友王义忠叔叔来家,在39号门口小摊给我和和平一人买了一块三角形棕色无包装纸的糖块,还另花给和平单买了一根包着花花纸的棒棒糖!我和和平在乡下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糖块,喜得和平咂吧着嘴直往王叔叔的怀里钻!小手捏着的包糖纸舔了一遍又一遍,都捏烂了还舔呢!</p><p class="ql-block">文革大串连我特在南京停一下去看了当年护送我们过黄河前往华野留守处的张少卿秘书(时任南京军区后勤部工程部部长丿。张秘书告诉我那蹲守在39号门口摆摊卖粽子糖和棒棒糖的是潜伏在南京的国民党军统特务!后来抓起来了。我大惊!我和和平还吃了他卖的糖块!张叔叔后来说刚解放的南京治安很不好,你爸爸和我们这些人都是革命的幸存者啊!,,,,,,,</p> <p class="ql-block">南京解放后首任财政局局长兼供销合作总社主任蔡長風 率南京市工商代表团访问东北老工商基地</p><p class="ql-block">爸爸(中排右三)当时还穿著三野軍装,已洗得很旧</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25-28日,第十兵团第28军奉命攻打金门,9098名官兵全部阵亡、负伤丶被俘。几乎全軍覆灭。毛泽东发电批评: 后援不继</p> <p class="ql-block">1949年年底,我父被任命出任第10兵团后勤部長,任务是攻打金门、解放台湾。</p><p class="ql-block">我父临危受命 奔赴福建前线 前夕,</p><p class="ql-block">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全体欢送蔡主任合影</p><p class="ql-block">1950年1月3日 于中山北路88号本社🌿影</p> <p class="ql-block">中山东路128号 国民党财政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南京解放后,由軍管会接管,更名为南京市财政局。爸爸就在这里上班。</p><p class="ql-block"> 爸爸戎马一生,75年的革命生涯,当了61年的后勤部長(1940一2001),从未离开部队,军装穿了一辈子,但是75年中有5个月他却没有穿軍装。1949年8月至12月,解放战争进入尾声,我军正以雷霆万钧之力横扫华东、华南、大西南的时侯,爸爸却从第三野战军供给部部长的任上主动转业,当了5个月的地方干部。,</p><p class="ql-block"> 1949年七、八月间,,爸爸39岁㇏正值大展宏图的黄金年龄,却从堂堂三野供给</p><p class="ql-block">部长</p><p class="ql-block">位置主动转业,从共产党的</p><p class="ql-block">部长当个什么原来国民党机关的什么局长,我觉得是降职!下知为何爸爸要主动转业?</p> <p class="ql-block">1949年6、7月间,中央軍委决定将三野直属单位合并整编,组建成第三野战軍后勤司令部,邝任农为司令兼政委。三野所属各兵团后勤部(十兵团后勤部因隨兵团进军福建准备解放台湾,除外) 一律徹消。</p><p class="ql-block"> 中央的这𠆤决定,拉开了大裁军的序幕,表明大规模战争即將结束,军队特别后勤需要大幅度缩编裁员。</p><p class="ql-block"> 爸爸奉命从上海率三野供给部机关到达南京,与三野供给部一起参加了整编</p><p class="ql-block">。整编以后,三野供给部撤消。′在人生转折关头,爸爸做出转业抉择。他说:、"部队整编完后,我响应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关于全党要学会做经济工作的号召,经组织批准,到地方做经济工作。″</p><p class="ql-block"> 爸爸决定转业,一方面是后勤大裁员,三野供给部整个编制撤消,属于无奈。另一方面也是爸爸一贯作风,任何时侯以工作需要为重,不计较个人职位高低一利益得失,以至终生。2001年父亲去世后,部队送他的挽联是:</p><p class="ql-block">经百战 一身正气</p><p class="ql-block">理千金 两袖清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京解放,百废待兴。国民党首都南京的财政局属要害部门,掌控着旧中国最富裕的江南财政经济大权。当时华东地区的经济总量几乎超出旧中国经济的三分之二。一个稳定的南京财政对江苏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财政局长的人选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 从解放城市到管理城市,从破坏国家机器到管理城市是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p><p class="ql-block"> 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凡是解放的大城市都由解放军主要负责人担任要职。这是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对于即將取得国家政权的共产党人来说如何管理好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的财政大权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 叶剑英任北京市军管会主任,三野司令员陈毅任上海市军管会主任,二野司令员刘伯承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四野二兵团政委黄克诚任天津市军管会主任。三野十兵团司令员叶飞任福州市军管会主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爸爸转业后,在地方新工作岗位,他发扬我党我軍优良传统作风,大力宣讲我軍的入城政策,解放新区的城市工商政策。</p><p class="ql-block"> 他大胆留用民国时期敌伪经贸财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商管理人员,鼓励他们放下包袱为新中国安心工作,为建设新中国丶新南京服务!</p><p class="ql-block"> 他雷历风行,大刀阔斧,改革国民政府机关陈规陋习,废除、改革、建立新政府新机关各种新规章制度。短短5个月,爸爸把国民党首都南京的财政系统、供销合作系统整治的煥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现在,这里长期大铁门紧闭大锁紧锁,已成軍事管理区,几十年全楼空空,全楼全院常年闲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9年冬 摄于南京</p><p class="ql-block">我6岁半,大弟和平3岁半,二弟阜平6个月,妈妈穿着三野军服,爸爸穿着军管会配发的地方干部兰色棉制服</p> <p class="ql-block">1950年1月4日,爸爸率1个加强排的荷枪实弹警卫排乘坐2🐅美国大卡,妈妈和我们3个小孩和保姆乘1辆美国中吉普,爸爸和警卫员乘1辆美国小吉普,我们离开南京上路上。</p><p class="ql-block"> 临走前,全家在住地大方巷39号楼门囗台阶上照了这张相,妈妈穿着依然是三野女軍服,爸爸穿着军管会为他配发的地方干部兰色棉制服。,</p> <p class="ql-block">我爸的前任李部长在赴任途中,在福建境内遭土匪和国民党残军袭击阵亡。,我爸这次赴任,公家派了2辆美国大卡,一个加强排的武装,1辆美国中吉普、1辆美国小吉普。统由爸爸指挥,途经苏淅赣闽4省奔赴福建。。</p><p class="ql-block">详见和平和我写的回忆文章《临危受命 奔赴前线》</p> <p class="ql-block">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全体为欢送爸爸赴福建于1950年1月3日合影留念,南京中山北路88号</p><p class="ql-block">遗憾我这次在南京没有找到供销合作总社旧址㇏</p> <p class="ql-block">1949年冬 全家福 南京</p> 1950年 全家福 福州 <p class="ql-block">2O24年4月22日,我从纪念渡江75周年入住酒店打車找到大方巷东口。</p> <p class="ql-block">大方巷位于鼓楼区,是鼓楼三巷之一,。49年8月-12月我住时,大方巷很僻静。现在高楼耸立,很繁华,通地铁。好像附近就有一个地铁站。</p> 我站在大方巷东巷囗。 <p class="ql-block">一骑麾托的中年妇女路过,她见我东张西望,走走停停看看,就问我是在找什么重要的或有纪念意义的地方吗?我说是。于是便把我1949年下半年我住大方向的模糊记忆告诉了她。她说大方巷最有名的就是华侨招待所,现在叫江苏省议事园。她热情的叫我跟她走。原來就在巷口,照片右边大树内的院子就是议事園。她主动帮我照了很多相,(下图),说你要找的那个地方可能就在園内,你慢慢找吧!</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就是华侨招待所的大门。南京市人民政府2006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市近现代重要历史建筑。民国时期接待涉外人员宾馆饭店。</p> <p class="ql-block">我当时住的是独栋别墅花园小院,这个大院显然下是。最后后園看到一座3层小楼,细看也不像。</p> 大方巷东巷口街景 <p class="ql-block">由巷东口向西一个门牌一个门牌挨个找,看到7号是民国近现代老建筑㇏木可移动保护文物。有点像,大喜!以为找到了!</p> <p class="ql-block">我从门缝往里望,院子小,没有树。我家住的那院大,满院树!</p><p class="ql-block"> 尤其楼门口没有石台阶,我家离开南京时,一家4口在这台阶上照的相!这楼沒有台阶,肯定不是!</p> <p class="ql-block">一个门牌一个门牌挨个继续由东向西找,看到41号大铁门内东侧有个2层小楼,有点像!大喜!以为这就是了!</p> <p class="ql-block">我从41号牌边的一个小巷囗刚想进去,迎面走來一男一女老干部模样老人,警觉地问我您要找谁?我说我不找谁,我要找一座小楼。我就把我的回忆又说一遍。这两位老人忙说哎呀!你要找可能就是39号!你找过了,你看,你再往回走,隔壁一院内就是,只是大铁门关着几十年了,没人!我俩从住这里,就没见铁门开过!我想这二位老干部可能说的是?</p> <p class="ql-block">果然,赶紧掉头往回走,41号隔壁,墙上几块锈迹斑斑的大铁牌,上面隐约可见写: 民国老建筑,南京市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北平警备司令 侯镜如私宅 哎呀!原來是国民党高级將领侯镜如在南京的私人别墅!哎呀!这次肯定没错了!</p> <p class="ql-block">透过大铁门上面我一眼看到二层的小凉台,那不就是49年夏秋,我和和平经常在那里看松鼠跳㇏鸟雀蹦的凉台吗!(上图)真就是满院大树的树冠!</p> <p class="ql-block">两扇对开的大铁门,锈迹斑斑,紧闭!门上另开一个小铁门,一把大锁牢牢锁着,锈迹斑斑,供行人临时进出开门。估计,楼内人开车进出时,这两扇对开的大铁门才开。正如那两位老干部说的,这门几十年没开了!可能爸爸当年就是从这大门上的小门出入?</p> <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找到一条小细门缝,我眯眼望里一看!哇呀!马上眼热!楼门口看到了我永远难忘的石台阶,50年元旦一过,我家去福建之前,一家5口就在这石台阶上照了唯一的大方巷39号全家福!(下图)</p> <p class="ql-block">我走过大铁门,拐过墙角,天已黑了,抬头仍可见院内多棵大树的树冠!</p> <p class="ql-block">天已全黑了,但越高墙,透过浓密的树冠,我踩在对面一商户的高台阶,仍清晰可见二层那熟悉亲切的小凉台和紧闭的窗户!75年前,我在那凉台上和窗户内看一米远的树枝上松鼠跳和鸟雀叫!松鼠可爱极了!鸟雀漂亮极了!那时我6岁半!一眨眼我81了!</p> <p class="ql-block">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大方巷39号,很快就从大方巷西口出来,路灯下,我与大方巷照了最后一张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