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双塔寺、(永祚寺)、明代牡丹“紫霞仙”

菲絮

<p class="ql-block">双塔寺(永祚寺)的牡丹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尤以明代牡丹品种"紫霞仙"最为著名,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紫霞仙”原产于西北地区,于明代中叶万历年间(约16世纪末)徙植至太原永祚寺,成为现存最古老的“寺院牡丹”。其种植年代与双塔寺修建时间(1599年)相近,见证了寺庙400余年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唐代武则天曾从太原众香寺移植牡丹至洛阳,间接推动了牡丹的繁盛,而“紫霞仙”的引入延续了这一传统,成为太原牡丹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紫霞仙”为单瓣型早花品种,花期长(4月中下旬至5月初率先开放),花朵硕大如盘,花色由淡紫渐变为正紫,香气浓郁,被誉为“花中仙子”。</p> <p class="ql-block">它是全国唯一现存明代牡丹,弥足珍贵,姚奠中先生曾以“紫冠黄蕊,独具风姿”描述其形态。</p> <p class="ql-block">历经战火与自然变迁,寺内现存7株“紫霞仙”仍顽强存活,每年如期盛放,形成“满院开花”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古代文人如元好问为其赋诗,将其比作“醉酒的杨贵妃”;现代游客则称其与双塔相映成趣,构成“花开时节动晋阳”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花开花落间,400余年的厚重历史匆匆而过。行走于牡丹园,抚摸双塔寺的一砖一木,时间在树木上留下了圈圈纹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