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革命足迹 砥砺初心使命

姚玺瑜

<p class="ql-block">步入井陉县洪河漕百团大战纪念馆,重温《百团大战》中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让我们紧跟红色经典步伐,参观河北红色圣地,追寻红色印记,感悟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为纪念百团大战英勇悲壮的史实,弘扬聂荣臻的将帅风范,洪河槽村村民李化瑞、李化民等六位老人自筹资金,买下了旧址所在地,建起了“井陉县百团大战展览馆”(旧馆)。2005年在旧址附近,又建起了一座新的纪念馆,两馆组成了如今的“洪河漕百团大战纪念馆”。洪河漕村聂荣臻指挥部旧址及百团大战纪念馆,现已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活动伊始,井陉县陶瓷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生动详实的讲解,为众人徐徐展开井陉窑发展的历史画卷。从隋代初创时期的古朴稚拙,到宋金时期的鼎盛辉煌,再到元明清时期的兴衰更迭,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脉络都被清晰梳理。丰富的器物照片让科技厅的老干部深刻认识到井陉窑不仅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重要分支,更是承载着井陉地区独特风土人情与工匠精神的文化载体。</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位于陶瓷水镇文化街区的现代井陉窑工作室,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实现了完美交融,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以井陉窑经典器型、纹饰为灵感设计的茶具、饰品、家居用品等,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同事们兴奋地表示:以前对井陉窑的瓷器了解不多,这才发现井陉窑这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40年8月。聂荣臻一身戎装,面带笑容,牵着一个漂亮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就是当年被救出的日本小姑娘加藤美穗子。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部队在进攻井陉煤矿时,从炮火中救出了父母双亡的美穗子姐妹。聂荣臻对她们精心照料,并亲笔书信,派民兵李化堂护送女孩至日军兵营,展现了八路军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战争中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井陉窑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井陉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陉窑传统烧制技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井陉窑为河北四大名窑之一。</p> <p class="ql-block">参加人员:</p><p class="ql-block">于朝辉、高会宾、王旭阳、王彥琴、</p><p class="ql-block">马孟霞、连小勇、高鹏、楊造成、</p><p class="ql-block">白昱、楊同喜、任秀英、楊佩茹、</p><p class="ql-block">高素清、刘桂华、郝玉亮、王宇、</p><p class="ql-block">祁焕敏、许国栋、翟海民、李啬薇、</p><p class="ql-block">范秀民、王建、宋大围、许保全、</p><p class="ql-block">刘明辉、侯宪英、尹小马、赫茂霖、</p><p class="ql-block">翟文生、姚玺瑜、谷立嘉、陈云岐 </p> <p class="ql-block">我们89岁的王大姐身体健康走在队伍的前列</p> <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万仞峰峦戍帐垂,</p><p class="ql-block">谁将忠骨枕山危。</p><p class="ql-block">遏云英气常相绕,</p><p class="ql-block">雄压千秋无字碑。</p><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指挥部</p><p class="ql-block">喝令群山号角鸣,</p><p class="ql-block">百团旗指寇心惊。</p><p class="ql-block">遥思炮火连天处,</p><p class="ql-block">十万儿郎报国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