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揉一捏显巧思,一蒸一馏传匠心。近日,阿城区职教中心学校以传统花饽饽制作为载体,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揉面、塑形、蒸制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非遗技艺,更在劳动中感悟传统文化魅力,体验“劳有所得”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指导教师从基础的面粉配比、酵母使用,到揉面手法、造型技巧,进行了细致讲解与示范。同学们围站操作台,分组协作,将面团搓、团、捏、剪、压,搭配果蔬粉调成的天然色彩,把普通面团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寿桃”“金元宝”“生肖动物”等。</p> <p class="ql-block">“原来花饽饽的颜色是用南瓜粉、菠菜汁染的,既健康又漂亮!”同学们兴奋地分享着收获。劳动过程中,大家不仅学会了耐心与专注,更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有人负责揉面调色,有人专攻造型设计,有人协助蒸制摆盘,欢声笑语中,一个个精美的花饽饽承载着汗水与创意诞生。</p> <p class="ql-block">花饽饽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俗文化与劳动智慧的结晶。此次活动将劳动教育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以“做中学”“学中悟”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传统技艺,厚植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未来,阿城区职教中心学校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内涵,开发更多兼具趣味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在传承中创新,让劳动精神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p> <p class="ql-block">撰稿|渠桂娟</p><p class="ql-block">审核|张 娜</p><p class="ql-block">终审|李 伟</p><p class="ql-block">编辑|刘 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