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故事二则</b></p><p class="ql-block"><b> 曹树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排挤</b></p><p class="ql-block"> 徐州市S局下层一个科级单位公司,经理姓杜是局里老人。书记姓纪是新人,1986年度军转干部,原是陆军某部的一个团政委。之前,在公司里书记、经理杜某一肩挑,公司里的大事、小事他一个人说了算,纪书记来了以后才有所分工。纪书记工作踏实,以身作则,又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受到了广大职工的好评和支持。在工作中对杜经理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言行敢于说不。对此,杜经理很是不悦,心里盘算着“此人不可久留,得把他挤走!”他除了在下面做些小动作外,还向局里打纪的小报告。更甚的是,他一天在职工大会上突然向纪书记发难,纪感到很突然,但他采取了克制的态度,静观其变。局领导下来做做工作,调解一下,其局面暂时缓和下来。</p> <p class="ql-block"> 就在这个当口,市政府根据形势的需要决定成立一个W办公室,局级单位,下不设科,五六个人的编制。几个年轻的办事员都选定上岗了,只差一个老一点的主任来掌舵。市委组织部的相关同志走了几个单位初定了几个人选,最后来到S局。局领导们首先想到了公司的纪书记,一是纪符合条件又比较优秀,应该去一个重要岗位施展才能;二是纪走了,纪和杜的矛盾不解自消。于是积极推荐纪书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市委常委会上,纪被顺利选中。此任命书下来后,纪感到有点意外,W办公室的几个年轻人感到惊奇:“怎么来了一个40多岁的老头当领导?”杜刚一听到此消息,心里乐了:“走了,好啊!”后一沉思感到惊愕,“排挤”变作了成人之美,也给自己带来了无比的尴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斗智</b></p><p class="ql-block"> 1970年12月,旅顺基地组织一个接兵团到上海市崇明岛接新兵。海测队测量中队测量员刘益被指派为接新兵的连长,为海测队去接数十名新兵。半个月的接兵工作结束后,一个团的新兵轮渡到上海吴淞口港码头。旅顺基地的登陆舰早已停靠在吴淞口港码头等气象好时带新兵返航。一千多名新兵就住在码头上面的大库房里,说是临时“兵站”。兵站供应三餐,早餐是稀饭、咸菜;中餐和晚餐是米饭、大锅菜。刘益发现,有的新兵吃得慢,吃完第一碗后,再去打二碗,饭桶已光没饭了。于是,他给几个带兵的老兵班长说,俗话说:“吃饱了不想家”。必须让每个新兵吃饱饭,才能安下心来等船。开饭时让新兵打上一碗后再根据自己情况用茶缸再装一些。上面均放上菜,一次解决问题。班长们照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新兵到了旅顺后,刘益又接着训练海测队的新兵,一个月的新兵训练工作结束后,海测队又把新兵分给下属各个单位。测量中队分进21名新兵,中队长对刘益说:“你对新兵情况比较熟悉,选一名分给炊事班后,剩下20名,四个分队各队五名,你给分一下”。人,差不多都有点本位主义思想,刘益想给自己所在的一分队分几个比较优秀的。他把自己觉得好的分给一、四分队,剩下的分给二、三分队。名单交给中队长后,中队长把四个分队长叫来说:“按名单上的四三二一顺序把新兵领回!”刘益暗喜。</p> <p class="ql-block"> 曹树桐,男,1940年出生,江苏徐州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测绘系,先后在旅顺基地海洋测绘队(1965-1972年)和青岛海测船大队从事海测工作(1972-1986年),1986年转业到徐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从事城乡测绘工作。</p><p class="ql-block"> 编辑制作:曲中华(湿地乌金)</p><p class="ql-block"> 说明:本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