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探秘之星征文】探秘云南建水文庙遗址公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拍摄 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字 松 (历史资料参考文庙愽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 6316676</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相约七彩云南,心泊诗画建水。在这春暖花开的四月,来到这座历经几百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探访古城遗址,感受云南民俗文化及古城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参观了朱家大院、临安府署和学政考棚后,就到了路对面的文庙遗址公园,进入文庙广场,首先看到的是巨大的牌坊,牌坊下面砖雕壁画四周被黄色的菊花包围着鲜艳夺目,后面一尊孔子坐像下面的三个儿童坐在孔子怀里讨论着什么?而“知礼而立世”的匾额,道出了文庙的主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建水县,古称民安,位于云南省红河自治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00余处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至今仍就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其中雄镇滇南的朝阳楼、滇南大观园美誉的朱家花园、700多年历史的建水文庙遗址公园、临安府署、学政考棚、双龙桥等…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穿过“太和元气”坊大门进入文庙,眼前出现一片广阔的水域,便是始建于明成化四年(1460年)占地45余亩的椭圆形泮池,泮池在当地又称为“学海”寓意学无止境,泮池中泮桥(也称壮元桥)与泮宫(思乐亭)相互联接,静卧池中,承载着文庙厚重建水的历史。文庙泮池规模之大,造型别致为全国之少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建水文庙又称孔庙,为纪念孔子所建,建水文庙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矩今己有700多年历史,它是继昆明文庙、大理文庙之后云南省内最早建立的文庙之一。经明、清时期的数次扩建,形成了占地约114亩,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全国现存的第二大文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泮池左右两侧,各有礼门和义路石牌,原来的二牌毁清顺治四年,即1647年,眼前看到的是重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即1764年的两座石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泮池向北登上石阶,眼前出现的是“洙泗渊源”牌坊。“洙泗”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流,洙河、泗河,洙泗渊源,表达了文庙继承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文化,并渊源流长。牌坊始建于清乾隆时期,仿座上雕刻有龙鳞、狮象等巨型石雕,拱卫着木架构的牌楼,精巧至极。洙泗渊源坊背面的门楣上写有万世宗师四个字,表达对孔子的敬重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沿着文庙中轴线继续向前就是文庙的重要建筑之一棂星门,传说棂星门是天上的文星,体现孔子文化的至高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过了棂星门就到了杏坛,杏坛为孔子授业讲学的场所,建于元代,于2000年重建,整个杏坛的建造规格非常高,在建水文庙规格仅次于后面的仙师殿。环绕杏坛四周青石板上刻有孔孟名言、警句,杏坛中间立有孔子画像碑,四周有围栏围着,内容孔子席地而坐授课,四个弟子竖立一旁的情景,碑文上刻字是宋高宗对孔子的赞赏和要尊重。在杏坛的两侧各有两座阁楼,左侧的是文昌阁,而右侧的是魁星阁。魁心阁已经毁损只留有一处碑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参观了杏坛出来,不远处大城门内传来阵阵击鼓声,走进大城门,在大城殿(先师廟)前只见一群排列整齐的幼儿园小朋友穿着古时汉服在老师的带领、家长的陪同下,举行的“开笔礼”仪式,“击鼓明智”是仪式的步骤之一。去过许多文庙,“开笔礼”也是第一次看到,受益匪浅。(开笔礼步骤1正衣冠2朱砂开智3击鼓明智4启蒙描红等)据介绍文庙每年都有“成童礼、开笔礼、成人礼、敬老礼等各种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先师庙,也称大成殿,是整个文庙的精华所在,沿着石梯向上观看,先师殿五间单檐歇山式建筑,黄色琉璃瓦屋顶,青石柱上雕刻石龙,及雕花屏门彰显先师殿的庄重与华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进殿内,正中供奉着孔子的坐像,坐像两旁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屋顶高悬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御题匾额,“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字里行间表达对孔子及儒家思想与文化的敬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先师庙东、西两侧各有碑亭一座,东碑亭为清代雍正年间“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西碑亭为满汉文碑刻“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记叙清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准噶尔贵族叛乱祖国统一的历史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后来到中轴线最后位于文庙中轴线顶端的崇圣祠,崇圣祠建于明嘉庆九年,是祭祀孔子父母的祭坛和供奉孔子前五代列祖牌位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建水文庙的建立,开创了建水教育的的先河,铸就了建水古代文化的发展,对滇南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有着重要影响,文庙,这座充满儒家思想历史文化遗址,通过几百年的历史沉淀,赢得了“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