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荆楚文明的钥匙——湖北省博物馆

大海

<p class="ql-block">  从黄鹤楼到湖北博物馆时已是正午时分了,馆内的人并不多,没有预约,凭身份证直接进馆,趁此时游客少,请一女孩为我们在大门前拍了照片留作记念。</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是一座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的高大建筑,古朴典雅、神秘庄重,又具有时代感。</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湖北博物馆是国家十大一级博物馆,藏品丰富,仅一级文物就有近千件(套),在国内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  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一幅巨大的壁画《双鸟逐日》,图案是楚文化太阳崇拜的艺术表现。两只展翅飞翔的鸟围绕太阳,象征对光明的追求与自然力量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  湖北博物馆有11个展厅,涵盖了从史前文化到近代历史的丰富内容,是全面了解湖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所以不可能通过一次参观能解决的,只能是择其要点,分步完成。我们决定以镇馆之宝藏品为主题,兼顾其它。</p> <p class="ql-block">  最想看到的就是编钟了,因为它知名度最高,我们对编钟的了解仅此而已,这次能亲眼目睹曾侯乙编钟,内心还是很期待的。</p><p class="ql-block"> 曾侯已编钟是战国时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1987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铜木结构钟架上。很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自1978年出土以来,曾侯乙编钟原件一共只奏响了3次。</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是1978年8月1日,曾候乙原件演奏音乐会以《东方红》为开篇,音乐会经历了两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1979年,新中国成立30周年国庆,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在京联合举办曾候乙原件展出并现场演奏。</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是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的大型交响乐音乐会,破例使用编钟原件采音录制并完成了交响乐编钟部分的演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北馆的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展厅看到了“郧县人头骨化石”。</p><p class="ql-block"> 两具头骨化石均发现于湖北郧县,大致距今100万年。</p><p class="ql-block"> 这一发现挑战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传统观念,证明中国是早期人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成为全球人类学研究的标杆性材料。</p><p class="ql-block"> 由衷钦佩人类学和考古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贡献。</p> <p class="ql-block">  越王勾践剑在南馆二楼“越王勾践剑展厅”内,入展厅内,围观人最多的地方就是越王勾践剑展台了。</p> <p class="ql-block">  越王勾践剑1965年在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望山一号墓出土。据说出土时锋利无比,考古工作人员不慎被划伤,埋藏地下2000多年的剑竟如此锋利,简直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 剑的正面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经科学认定为越王勾践自用剑。</p> <p class="ql-block">  至于越王勾践剑如何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国贵族墓中,有两种说法,一是嫁妆说,一是战利品说。我认为都有道理,也都有待科学发展和新的文物佐证。</p><p class="ql-block"> 越王勾践剑作为春秋晚期青铜器的巅峰之作,其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卧薪尝胆”历史事件的重要实物见证,是古代兵器制造的巅峰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坚轫精神的象征。“天下第一剑”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  虎座鸟架鼓是战国中晚期(距今2300多年)的楚文化漆木器文物,2002年在湖北九连墩2号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它以两只背向踞坐的卧虎为底坐,虎背上各立一只昂首引吭的凤鸟,双凤之间悬挂大鼓,造型别致、制作精良。为楚国贵族专用、兼具礼器和乐器功能,用于祭祀或庆典场合。</p><p class="ql-block"> 虎座鸟架鼓是楚人艺术审美的巅峰之作,堪称“楚文化的璀璨瑰宝”。</p> <p class="ql-block">  在第23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上,中方发行邮票的图案为“虎座鸟架鼓”,使这—文物漆器走上国家名片。</p> <p class="ql-block">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2006年出土于湖北钟祥郢靖王墓。其腹部四个菱形开光内分别绘有四种图案,即《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之所以被誉为镇馆之宝,是因为存世稀少、工艺精湛和独特的历史背景,该梅瓶为元代青花瓷巅峰之作,像这种带有人物纹饰者存世不足十件。因其出土于明代郢靖王墓,见证了一段生死相随的爱情传奇,又赋予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尤显其珍贵。</p> <p class="ql-block">  石家河玉人像出土于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已有4200至4000年的历史。为找到它,我们在南馆和北馆间奔波,最后在工作人员指引下,终于见到了这体积小巧,却拥有难以忽视魅力的宝藏。</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玉人像虽仅高约2厘米,但高超的琢玉技艺和工艺复杂度远超其它文化的玉器,甚至改写了中国玉文化发展史。而且新石器时代人物雕像极为罕见,石家河玉人像是目前发现的少数写实人物玉雕之一,极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  细看,发现石家河玉人像都有橄榄眼、鹰钩大鼻、阔嘴,和三星堆文物在五官造型上惊人的相似,考古学家认为,三星堆文化的器物特征或许受到了石家河文化的影响。答案需要时间来慢慢验证。</p> <p class="ql-block">  进馆的人多了起来,展厅巳略显拥挤,趁此调整下心绪,稍事休息,期待能多看一些展览,观赏到更多精品馆藏。</p> <p class="ql-block">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整幅画绘有二十六人、四乘车、十匹马、五棵柳树、九只鸟、两条狗和一头猪,以土黄、桔红、海蓝、和棕色等颜色,勾勒出一幅色彩艳丽、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的图画。</p><p class="ql-block"> 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不仅是一幅精美的漆画,更是战国时期漆艺文化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  这是漆奁外壁一周的漆画,长87.4厘米,宽5.2厘米。展厅内光线较暗,只能看个大概。从播放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完整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试想,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人们就已经能够运用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实在让人钦佩。</p> <p class="ql-block">  兽面纹青铜鼓,1977年出土于湖北崇阳县。铜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份组成,造型奇伟、纹饰繁缛古雅。</p><p class="ql-block"> 鼓的时代为商代晚期,距今巳3000多年。是我国仅存的商代兽面纹青铜鼓。堪称绝世之珍品、青铜瑰宝。</p><p class="ql-block"> 2010年,它还代表湖北走进上海世博会,成为会场八件展出国宝之一。崇阳铜鼓在北馆二层“湖北古代文明展厅”内展出。</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尊盘。是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国君曾侯乙的青铜器。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p><p class="ql-block"> 曾侯乙尊盘由盘和置于盘中的尊两件器物组成。尊是盛酒器,盘是水器,冬季温酒,夏季镇酒。</p><p class="ql-block"> 尊与盘精美细腻的镂孔附饰,玲珑剔透,精巧华丽。制作及工艺高度复杂,可谓是鬼斧神工之作。</p><p class="ql-block"> 曾侯乙尊盘的出土,证实了在2400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铸造技术已达到极高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南馆三楼展厅,我们看到了云梦睡虎地秦简。该秦简是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以记载秦代法律和家书闻名。包含1155枚竹简、4万余字。</p><p class="ql-block"> 秦简的发现,填补了秦代法律文书记载的空白,在中国法律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秦简上的字体,反映了篆书向隶书的转变,为研究中国书法及秦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翔实的依据。</p> <p class="ql-block">  秦简内容主要是秦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吉凶时日的占书。墓主人“喜”没有挑选任何其它值钱的陪葬品,只有这些“工作笔记”跟自己葬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  青铜器一角。</p> <p class="ql-block">  打击礼乐器。</p> <p class="ql-block">  战国铜建鼓座。</p> <p class="ql-block">  国宝大铜尊缶(fou)。(祭祀宴飨的酒器)</p> <p class="ql-block">  曾仲斿(you)父铜壶。</p> <p class="ql-block">  “太阳人”石刻。</p> <p class="ql-block">  陶器。</p> <p class="ql-block">  千古绝唱——曾侯乙编钟音乐会。每天3到4场,但要预约,人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对音乐知之不多,能够身临其境观赏编钟演奏,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p> <p class="ql-block">  音乐会表演每场30分钟,有独奏、合奏、编钟与舞蹈结合等,精彩的演奏博得观众阵阵掌声。</p><p class="ql-block"> 至此博物馆的参观就结束了,馆藏太丰富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片断,有机会再慢慢留览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