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四大特色文化”讲座在上平社区成功举办

龚飞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泸州四大特色文化”讲座在上平社区成功举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 年 4 月 25 日上午,一场精彩纷呈的“泸州四大特色文化”讲座在江阳区南城街道上平社区隆重举行。此次讲座特邀泸州市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吴茂华担任主讲人,泸州市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道勇等会员以及众多市民近 100 人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这场文化盛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讲座伊始,吴茂华会长借助电脑 PPT 文件,深入浅出地为听众们讲解了泸州的四大特色文化,即码头文化、酒文化、龙文化和红色文化。他首先聚焦于码头文化,开篇便指出:“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在这数千年的农耕社会中,泸州孕育出了独具一格的码头文化。它既深深扎根于中华大文化的沃土之中,又绽放着自身耀眼的特色光芒。”吴会长进一步阐述了泸州码头文化形成的独特条件:“泸州地处要冲,枕带双流,锁钥滇黔,堪称西南要会。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促成了码头文化的诞生。”他巧妙地运用图文资料,详细解读了泸州码头文化形成的三个关键条件以及其丰富内涵,让听众们对这一文化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后,吴茂华会长将话题转向泸州酒文化,他满怀自豪地说道:“泸州酒文化内容极为丰富,从酒史到生产酒、销售酒、消费酒,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就说消费酒中的酒令吧,那内容之多,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在讲座中,他为大家简要介绍了泸州酒简史、泸州酒业兴盛成因、好酒的标准以及泸酒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诸多内容。他坚信泸州酒业始于秦汉,盛于明清。明代万历年间(1573 年),泸州在南城营沟头建设了现存最完整、持续使用时间最长、拥有 450 多年悠久历史的老窖池群,也就是闻名遐迩的“国窖 1573”。清代诗人张船山曾用“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的诗句描绘泸州的繁华景象。如今的泸州酒业更是蓬勃发展,2022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601.5 亿元,其中酒类产业完成营业收入 1204.3 亿元,接近一半,泸州酒文化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谈及龙文化,吴茂华会长指出:“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在《说文解字》中对龙的解释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传说中,炎帝、黄帝、尧、舜和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及其形貌都与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被视为龙种、龙子。而我们泸州的龙文化同样非常突出,极具特色。”他引用丰富的图文资料,详细讲述了泸州的龙脉、龙桥、龙舞、龙雕、龙舟赛、祭龙风俗、龙食、龙文化故事、龙名以及龙文化精神,全方位展现了泸州龙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听众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与文化底蕴的龙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讲述红色文化时,吴茂华会长饱含深情地说道:“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他认为泸州的红色文化极为丰富,于是以“泸顺起义”“四渡赤水及红军转战古叙”“‘鸡鸣三省’石厢子会议”“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泸南中学”等几个小节为线索,细细讲述了泸州的红色文化故事,着重强调了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让听众们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与传承的必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讲座接近尾声时,吴茂华会长还与听众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提问。听众们纷纷表示,这场讲座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让他们受益匪浅。同时,他们也积极地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讲座内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文化讲座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泸州四大特色文化”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广大市民深入了解了泸州的特色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也为传承和弘扬泸州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黄兆奎,朱育军等</p> <p class="ql-block">吴茂华会长担任主讲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