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4月中旬,来到一个南方的山里小村。在栖居名曰:“徽府圆”民宿的时光里,每天清晨或黄昏,就会在山道的对面散步,那里有一条奔流不息的小河,当地人称之谓"市里"河。</p> <p class="ql-block">沿着岸边筑有木栏的石板小路,悠然行去。举目远望,满眸青山绿水,那漫山遍野茶园的芬芳沁入肺腑,好一个清爽的天地,确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在岸畔徜徉。初来时就发现有一只灰色羽毛的鸭子,时而在水中游弋,间或在岸边小憩,且还有一个小鸟儿追随在鸭子的身旁,飞来翔去。</p><p class="ql-block">初见时并不经意,久之,经数次的相遇,却都能看到这只鸭子与这只小鸟在一起的情景,便勾起我等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终路遇一山民老叟,为之解惑。他说:“数年前,他儿子为幼年的孙子买下这只乳鸭”,陪伴着孙子便一起成长,前几年儿子儿媳带着孩子进城了,便把这只名叫“菜鸭”的鸭子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如今的“菜鸭”已经7岁了吧,(鸭子的寿命最多十年)却不知那个进了城的小男孩,还会再来找它玩耍吗?……</p> <p class="ql-block">安徽省有个池州市,市辖有个石台县,县里有一座仙寓山,山上有一个大山村,又号称“中国富硒”第一村的地方,我等便借住于它临近的大山第二村。</p><p class="ql-block">一众战友相约,大都已年逾古稀之岁了,由不同的城市,携妻自驾而来,入安徽地界,沿途风光旖旎,正可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那一晃而过的白墙、灰瓦、马头墙,更彰显着风俗淳厚的徽派特色。那一条横贯东北的秋甫河,便滋润着这方热土的生生息息……</p><p class="ql-block">经一天奔波行程八百多公里,提前预约,入住仙寓山山麓之下,名曰:"徽府圆”的民宿。此乃一座朴素的三层小楼,每天每人100元钱,吃住全包。因山里早晚温差较大,却忘带了棉衣,真乃后悔莫及。</p> <p class="ql-block">仙寓山景区尚属初具规模,概因它的富硒元素的功效独特,且负氧离子平均含量为每立方米30075个,据统计,这里的百姓没有癌症之说,这里的村民普遍长寿。确乎是极佳的“康养”休闲之地。</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大山村里,依山势而建的二层或三层康养民宿鳞次栉比,间或还有白墙灰瓦的老式民宅,为美化休闲之地,新建的亭台长廊也点缀其间,频频可见来此康养的外乡人纷踏而至……</p><p class="ql-block">触景生思,一个风水好,空气好的地方,肯定是一个养生修炼的好去处。便让我想起了湖北的武当山,那可是道教圣地呀。山里有个“逍遥谷,”那里的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测量值可达80000/cm3。据传说,其祖师爷张三丰活至212岁,羽化后,后世之人竟还见到过他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仙寓山的景点之间,相距不远,但须驾车而行,那盘旋的山路较窄,会车需谨慎。5点起床,去观云台拍摄云山雾罩,更别有一番犹如仙境之感。去七彩玉谷可观山涧的泉水,荡涤着那斑斓彩石的奇观妙景。</p><p class="ql-block">去七彩玉谷,途经榉根关古徽道,古徽道始建于唐代,古道全长7.5公里,这是一条很有历史沧桑的古道。据史料记载,想当年,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军在这里多次激战。</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曾沿着这条古道去杭州发展,最终名扬天下,并成为徽商精神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民国学者胡适,曾多次由这条道前往杭州和上海讲学,终成为一代文豪。</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也走出过朱熹,程大位,詹天佑等一代大师……</p> <p class="ql-block">浅藏在山野之中的大山二村,群山连绵,自然清新,那山、那水、那所存无几的马头墙仍在,似乎在叙说着那曾经的男耕女织。缓坡山道的两侧,已增添了许多现代模样的民宿小楼,每每清晨就站在平台处,凭栏远眺,深深的呼吸着,吸吮着这天然氧吧,顿觉一股舒爽涌入心扉。仿若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静的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便让生命、让健康,让生活豁然就变得美好起来。</p><p class="ql-block">在此康养的日子里,过得倒也率性,随意去周边的景点逛逛,累了就在居室里打打牌,或下河捞些田螺之类,时而去山腰处挖点儿竹笋……</p> <p class="ql-block">这几位战友与我虽曾在一个部队服役,但因入伍先后不同,所在团队不同,却不曾相识。晚餐的酒局很热烈,在酒的乾坤里,互通款曲,聊起那老营房,那相似的军旅生涯,还有那共同熟悉的人和事,于是那热血和军人的情怀,便凝聚在一起,大有“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的意境。</p><p class="ql-block">68年入伍的杨营长说的好:“人至晚年,要想身心健康,就六个字:‘知己、常聚、微醺。”吾以为,此言精辟!</p><p class="ql-block">牯牛降景区,地处石台县与黄山市祁门县交界处,古称西黄山,以雄、奇、险、秀而著称,该景点于1982年开发,其海拔1727.6米。</p><p class="ql-block">来至景区山下,其周边尘土飞扬,大兴土建工程,其横幅标语上书"爭创五AAAAA级景区。然新建的酒店、商铺、民宿业已是星罗棋布了……</p><p class="ql-block">停步于山的脚下,仰望着那高耸的山峰,俗话说:“望山跑死马”,不由得内心又纠结起来,近年来我最怕的就是爬山了,真可谓英雄气短啊,可既然来了,只能是咬着牙也要上呀,今生今世也就爬这一回了吧……</p><p class="ql-block">经一番千辛万苦,腰酸腿软,气喘吁吁,终至四叠飞瀑。该瀑布确实有些看头,有人是这样描述的:瀑布层层叠叠,从高处流下。足有四重叠的大瀑布,形成了一个壮观的瀑布群,四叠飞瀑外围,是林中清脆的泉水声,还感受不到其势,越往深处,水荡击河床的声音越发轰鸣,其水声潺潺,涛声阵阵,大自然的声音就越发悦耳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伫立于飞瀑下,环顾四方,游人如织,那南腔北调的声浪此起彼伏,人人手持手机,便留下一帧帧美好的记录。毋庸置疑,叶雨和红红转眼已不见踪影,这两位"照不够",又去哪儿啦?……</p><p class="ql-block">牯牛降山脚下有个清代的古村庄,至今仍保留着原貌,村口处有严氏宗祠,始建于清光绪24年,概如是身心疲惫,又者,安徽的宏村、西递我是去过的,为之,便未入村内一游。</p> <p class="ql-block">在石台县仙寓山休闲的日子里,其感受是,这里的环境自然清新,这里的民风淳朴,这里的生活简单。但这里的交通不便,县城没有出租车,其商业服务设施有待健全,然仍不失为一个适合人类康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翌日,傍晚,踏着浅淡的晚霞。又徜徉在市里河边。去寻那只孤独的鸭子,还有那只形单影只的小鸟。果然又遇到了。</p><p class="ql-block">只见那只鸭子倦曲在河的岸边,而那只小鸟却在它的身旁跳来飞去。倏然,一种幻觉出现,小鸟对鸭子说:“前世说好的,今生要比翼双飞的,可你怎么就变成鸭子了呢?”……</p> <p class="ql-block">我时常在想,人生无常,生活不易,假如有来生,我们会六道轮回吗?我不敢想下去……</p><p class="ql-block">古人云:"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即然人生如斯,那我辈就坚强的,好好的活在当下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4.22于泉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