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故里、千年药都:亳(音bo)州

老童

<p class="ql-block">安徽亳州的华祖庵,原名华佗庙,是纪念、祭祀东汉著名医药学家华佗的场所。始建于唐代,现在的建筑为清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华佗是亳州人,出生于东汉末年。当时群雄混战,民不聊生。他自幼家贫,立志学医,不求仕途,专注医术钻研。</p><p class="ql-block">经过多年的游学行医,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种,被尊称为神医。尤其是首创了全身麻醉的“麻沸散”,能够实施外科手术,比西方麻醉术早了一千多年。</p> <p class="ql-block">他强调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理念,注重疾病预防和自然疗法。华佗所创编的“五禽戏”,即模仿动物、禽类运动动作的健身术,流传至今一千五六百年,仍被国人所沿用。</p> <p class="ql-block">华佗还首创种植中草药,使亳州成为最早种植、生产中药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华佗的同乡曹操在河南许昌成为魏王后,因患有头痛病,召华佗去许昌为其治病。因曹操的头痛病需要长期治疗,华佗不愿长期侍候在曹身边,谎称妻子有病回到亳州。被曹操发现后,把华佗抓回许昌,下狱拷问致死。临死前华佗想把他写的医书《青囊书》传给狱卒,狱卒不敢收授,只得焚书殉道,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留下了遗憾。</p> <p class="ql-block">家乡人民为华佗立祠建庙,永志纪念。</p> <p class="ql-block">自从华佗在亳州开创种植中药材以后,中药材的生产、鉴别、炮制、加工技术和经营在亳州扎下了根,并得以代代相传。到明、清时期,亳州已成为全国四大药市中最大的一个,有“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的说法。全国各地中药材商人云集亳州。</p><p class="ql-block">现在留存的精美的山峡会馆,就是明清时期亳州药市繁盛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按照惯例,山峡会馆一般都以关帝庙的形式出现。</p><p class="ql-block">亳州关帝庙建于清初康熙年间,以精美细致的砖雕著称。仔细辨认,山门墙上的每一块砖雕都是一幅历史故事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内的花戏楼更是精妙绝伦,舞台上雕刻有18出三国戏剧,共有人物六百多个。所以,亳州人都把关帝庙称为“花戏楼”,并称“亳州花戏楼甲天下”。</p> <p class="ql-block">直到现在,亳州中药材市场仍然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我们到市场参观已经是下午,据说市场每天从凌晨就开始交易,七八点钟是营业高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