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夕记: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印象(五)

享受余晖姚洪越,

原创:享受余晖 最后的这一个部分,是沙漠地区植物展览。首先就看到了一大片的仙人球。 在沙漠植物的中间还放了一个非州式的人物雕塑。 这个好像是狼的雕塑,但身上为什么是疙疙瘩瘩的呢? 这是亚麻,亚麻的花也比较好看,通常是蓝色或者紫色。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南地区。”亚麻籽榨出的油是一种高级食用油,风味独特,芳香浓郁,油质清澈。现在世界上公认亚麻籽油和橄榄油为最好的食用油,营养丰富,香气扑鼻。远胜过大豆油和菜籽油,不过价格要比豆油等贵一些。亚麻植株茎部的韧皮纤维,称为“亚麻纤维”,质地细柔耐磨,抗水性好,不易腐烂,伸缩性小,散热性能好,适于制作高档服装和装饰品,以及雨衣、绳索、麻线、渔具等,可以说亚麻是一种高等级的植物。 展览区的外面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景区。 这雕塑的不知道叫做什么龟,脖子好长啊,憨态可掬。 芳香花园的旁边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猫咪,不过是画上的,并不是真的活的猫咪。活的猫咪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那里。 展示的窗外,油菜花和二月兰混长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绚烂的世界。 黄色的花不适合近拍,也就是所谓的特写吧。可能是黄颜色本身的缘故。我近拍了一朵油菜花,但是看不出来细节,不像别的颜色的花可以拍得很漂亮。 不单是油菜花,包括迎春花、连翘花都是如此,不像红、蓝、紫等颜色的花,比如牡丹、芍药、桃花、月季、玫瑰等等,都能拍出非常艳丽的细节。 这一枝油菜花就算拍得很有细节了,不是金黄的一片。 这个标语写的是5月19日是中国的旅游日,这是什么时候北京做了这样的规定?现在五一尚未到,五一劳动节调长了放假时间为5天,顺应了民心,肯定是一个旅游的旺节,5月19日更是五月当中的黄金时节。 马兰花也适时开放了,一朵朵小兰花像一个个小鸟展翅欲飞似的。马兰花学名马蔺(lìn),多年生密丛草本植物,别名马兰花、马莲、蠡(lí)实、旱蒲、荔草、剧草、豕首、三坚、马韭白花马蔺等,这别名实在是太多了。“蔺”和“蠡”这两个字单拿出来很容易被蒙住,不大好认。但说起古代的故事《将相和》中的蔺相如,还有西施故事中的范蠡你就不陌生了。马兰花常生于荒地、路旁及山坡草丛中,具有耐涝、耐盐碱、耐践踏、耐贫瘠、抗病虫害强等特点。马蔺还是用途广泛的中草药,全草均可入药,其味甘,性平;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肿的功效,可治疗喉痹、淋浊、关节痛、痈疽恶疮、金疮等疾病。因此,有关马兰花的民间故事也不少。<div>马兰作为一个中国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大家也是耳熟能详的。不但在舞台上出演黄梅戏,还在电视剧中,崭露头脚。1988年主演的历史剧《严凤英》播出, 并凭借该剧先后获得第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演员和第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主角的殊荣 。1989年,在全国首届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荣获十佳之首。</div><div>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还上演了一部家喻户晓的神话电影《马兰花》,这一下马兰花又成了神花。那个时候我刚上小学一年级,非常喜欢这部神话电影,它相当于是童话电影,小孩都可以看得懂的,那时候的神话特技和现在简直是没法比,但也非常吸引小孩子们的注意力。</div><div>就此打住,一个马兰花引出了这么多的话题,还是书归正传吧。</div> 这个开小黄花的花草叫做蛇莓。蛇莓原产于中国,自辽宁以南各省区均有分布。从阿富汗东达日本,南达印度,印度尼西亚,在欧洲及美洲也有记录。蛇莓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野果;蛇莓的全草及根部皆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口疮等。由于它生长茂盛,密集,因此,确实有毒蛇会藏在其中,因此得名叫蛇莓。如果被毒蛇吻过的蛇莓,人吃了也会中毒的,因此这个蛇莓还是不能轻易去采集来吃的。由于它的小黄花很鲜艳,果子也很诱人,现在常用来做绿化带使用。 游览到雅园,我的游览就结束了,返程往回走。 (全文完) 看完觉得喜欢,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给予老夫赞赏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