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当意大利之旅的第八日晨光洒落肩头,我带着满心期待,踏入了西西里岛的巴勒莫与切法卢。这两座城市,犹如时光雕琢的珍宝,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h3> <h3>巴勒莫: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br> 初入巴勒莫,便被这座城市浓郁的多元文化气息所包围。漫步在街头,拜占庭、阿拉伯、诺曼风格的建筑交相辉映,仿佛翻开了一部厚重的历史书卷。</h3> <h3> 从繁华的街巷到庄严的教堂,每一处风景都镌刻着岁月的印记,每一张照片都定格着难忘的瞬间。</h3> <h3>四角区:城市的几何诗篇<br> 四角区是巴勒莫的城市心脏,呈完美的十字交叉,四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立面构成了独特的 “城市舞台”。</h3> <h3> 每个立面都装饰着精美的雕塑,代表四季的女神、西西里岛的诸位守护圣人,以及当时的国王和王后雕像,在阳光下诉说着往昔的辉煌。</h3> <h3>莫勒托利亚喷泉:灵动的城市音符<br> 不远处的莫勒托利亚喷泉,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喷泉中央,海神尼普顿手持三叉戟,威风凛凛地站立在贝壳形的基座上,四周环绕着象征西西里岛四条河流的青铜雕像。</h3> <h3> 巴勒莫大教堂融合多种建筑风格,宛如一部记载西西里历史发展的史书:<br> 正门廊柱为哥特风格,有哥特式的双层尖顶窗和拱门 ;朝向广场一侧是加泰罗尼亚风格的门廊和柱子;外墙上方齿状垛口,保留着阿拉伯 - 诺曼原貌;外侧屋顶一排绿色锡铀陶瓷圆顶和大圆顶为 18 世纪巴洛克风格,由佛罗伦萨的迪南多・褔加设计;东立面墙饰是伊斯兰风格。整体外观集伊斯兰教清真寺设计和基督教建筑风格于一身 。</h3> <h3> 巴勒莫的马西莫剧院,它是意大利最大的歌剧院,在欧洲规模仅次于巴黎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以完美的音响效果闻名,1897 年开幕时上演了威尔第的《福斯塔夫》 。同时它也是电影《教父 3》最后一部分的取景地,置身其中,仿佛能穿越到相关作品的时代场景。<br></h3> <h3> 告别巴勒莫的繁华,我来到了切法卢 —— 这座宛如世外桃源的海滨小镇。</h3> <h3>切法卢主座教堂:信仰的巍峨丰碑<br> 切法卢主座教堂矗立在小镇中心,以其雄伟的身姿震撼着每一位到访者。教堂采用诺曼 - 阿拉伯风格建造,巨大的双塔直插云霄,大理石与玄武岩相间的外墙,形成独特的纹饰图案,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h3> <h3> 远处眺望,切法卢主座教堂的双塔鹤立鸡群,严如城市的守护神,让人不禁心生敬畏。</h3> <h3>切法卢城市风光:悠闲的海滨乐章<br> 在切法卢的街巷中,时光仿佛慢了下来。狭窄的石板路两旁,是古朴的民居和特色小店,阳台上悬挂着鲜艳的三角梅,为小镇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h3> <h3> 沿着蜿蜒的小路走到海边,细腻的沙滩、清澈的海水,与远处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海浪轻柔地拍打着岸边,奏响一曲悠闲的海滨乐章。</h3> <h3> 在此处用手机的流光模式拍摄海浪拍打礁石,居然可以拍出如黄山云海的感觉。</h3> <h3> 意大利之旅的第八天,在巴勒莫与切法卢的探索中,我领略了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感受了历史与自然的完美交融。<br> 不禁兴起,随性涂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