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华东游13_乌镇·西栅

老guo

<p class="ql-block">  西栅是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乌镇西大街,毗邻京杭大运河,并有公路直通江苏、苏州和桐乡市区,景区以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著名景点有囍庆堂、草木本色染坊等。</p> <p class="ql-block">  西栅与由12座小岛组成,70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例如,通济桥和仁济桥两桥成直角相邻,不管站在哪一座桥边,都可以看到一个桥洞里的另一座桥,故有“桥里桥”之称“桥里桥”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堪称桥景一绝。</p><p class="ql-block"> 街区内的名胜古迹、手工作坊、经典展馆、民俗风情、休闲场所让人流连忘返,自然风光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天色渐阴,将要下雨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木心美术馆致力于纪念和展示画家、作家木心先生(1927-2011)的毕生心血与美学遗产。这不仅是一座收藏过去时的美术馆,而且是向未来开放的精神指向和学术空间。为木心的研究提供了完整的文献。</p><p class="ql-block"> 现馆长为陈丹青。</p> <p class="ql-block">  木心先生去世前一年,由乌镇陈向宏先生陪</p><p class="ql-block">同,选定馆址,并委托陈丹青担任馆长。</p><p class="ql-block"> 木心先生临终卧床期间,老人在谵妄中看了美术馆设计方案,喃喃地说:“风啊、水啊、一顶桥。”狭长而简洁的美术馆,临水而立,回应了这位诗人高度概括的话语。</p> <p class="ql-block">  本座个人美术馆将首次完整展示木心先生的绘画与文学作品。美术馆设五座永久性专馆,长期陈列木心作品,由绘画馆、文学馆、狱中手稿馆及影像厅组成。两座特展馆将推出对木心构成重要影响的世界性艺术家年度特展。</p> <p class="ql-block">  乌镇大剧院,以并蒂莲花的造型横卧在乌镇</p><p class="ql-block">水乡之上,现代而又典雅。</p><p class="ql-block"> 乌镇大剧院分为地下1层,地上7层,包含一个大型剧场和中型多功能剧场,可满足不同表演项目和类型的需要,为乌镇千年历史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乌镇大剧院成为乌镇当代文艺复兴的新地标,也成为世界各地游客来访的必到之景。</p> <p class="ql-block">  乌镇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西栅景区的“草木本色”染坊就是一家以传统草木染色作为特色的作坊,始建于宋代,传承至今。染坊以植物作染料,主要从事蓝印花布和彩色扎染的制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草木本色染坊晒布场,占地2500平方米,晒布场地以青砖铺就,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十分庞大。</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可以看到蓝印花布传统印染工序的全程演示。从纹样设计、花稿刻制、涂花版、拷花、染色到晒干,每一步都遵循着祖辈留下的工艺,让人不禁感叹传统工艺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草木本色染坊除了以蓝草为原料浆染制作蓝印花布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彩烤色彩丰富,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的,如茶叶、桑树皮、乌桕树叶等,这也是“草木本色染坊”名字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囍庆堂”,是一个专门展示江南民间婚姻娶嫁、喜庆礼仪的大型婚俗喜庆礼堂。</p><p class="ql-block"> 由上下两层4开4进八个古厅堂组成,内设:前堂、婚礼堂、议事堂、轿厅、后堂、三尊堂、彩楼、洞房、后花园,以及展示旧时婚礼习俗的嫁妆、摆设、道具等。</p> <p class="ql-block">  昭明书院得名于曾在乌镇筑馆读书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p><p class="ql-block"> 萧统编辑整理的《文选》是我国第一本诗歌散文选集。在很长一段时间,《文选》和后来的《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等是古代读书人案头必备的文学读本,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昭明太子读书处</p> <p class="ql-block">  亦昌冶坊是乌镇民间作坊,前店后坊,天下第一锅让这里名声大震。亦昌冶坊的建筑结构十分独特,所有立柱全是用石料雕凿而成,当地人称”石脚屋”,这是为了防止冶炼时四处飞溅的火花引燃木料酿成火险。</p> <p class="ql-block">  在明代嘉靖年间,一位湖州的沈氏铁匠来到乌镇开坊经营了亦昌冶坊。</p><p class="ql-block"> 在同治五年(1866年)时,沈氏后人为展示自家冶炼技术和经济实力,由12名师傅用时2个月遂精心冶炼铸造出了“天下第一锅”。</p> <p class="ql-block">  亦昌冶坊内的院子里,院门敞开,中间立着一口巨大的铁锅。这口锅高3米,号称“天下第一锅”。</p> <p class="ql-block">  叙昌酱园,一家乌镇有史以来记载的最早的酱园,是清代乌镇人陶叙昌创立的,并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酱园。是百年老字号,是传统手工酿造作坊区。</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晒酱场,能看到里面有很多盖着尖尖斗笠的酱缸,里面放置着手工酿造的黄豆酱,走近后一股浓郁的酱香扑鼻而来。</p><p class="ql-block"> 黄豆酱精选本地优质黄豆,生产的黄豆按照百年配方、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具有酱香浓郁、鲜美适口的特点,蘸食和调味都为上品选择。</p> <p class="ql-block">  十月的西栅,天阴小雨,空气里浮动着湿润的青草香。午后撑一把素色油纸伞,踩着青石板路漫步,水雾氤氲中,白墙黛瓦的倒影被涟漪揉碎,仿佛跌入一幅水墨长卷。</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雨是温柔的,细雨斜织时,临河的木窗半掩,檐角垂下的雨帘与河面泛起的涟漪交织,远处挂着的红灯笼在灰蒙蒙的天色中若隐若现,倒添了几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雨天的西栅多了几分慵懒,游客钻进街角的茶馆,点一壶杭白菊,配一块定胜糕,听雨滴敲打瓦当的清脆;或寻一家临河小店,尝一碗书生羊肉面,酱香浓郁的汤底与酥软的羊肉,驱散寒意。</p> <p class="ql-block">  暮色渐沉,小雨将歇,河岸的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映着雨水,将石桥、流水、船只染成琥珀色,展示出西栅灯火阑珊的温柔。</p><p class="ql-block"> 乘一艘摇橹船,船娘轻摇木橹,船头劈开细雨,穿行于拱桥之下,船尾拖出长长的波纹,与岸上游客的笑语声一同沉入水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