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印经院之旅:感受藏文化的深厚底蕴

人在旅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着国道317进藏,我来到了四川德格县的德格印经院。这里不仅是藏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更是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精神圣地。德格印经院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欧普龙山,为藏传佛教印经中心之一,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之称。德格印经院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印经院构造独特,红墙高耸,绿树婆娑,幽静壮观。靠大门一侧为一楼一底,正房则为二楼、三楼,参差有致,系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院内分藏版库、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裁纸齐书室及佛殿、经堂等。藏版库大小共6间,约占整个建筑面积的一半,印书操作也在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德格印经院,一座红色建筑映入眼帘,其顶部点缀着金色装饰和塔状结构,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庄严。虔诚的信众按顺时针方向或手持转经筒围着印经院转经,或磕长头修行祈福,而远处连绵的山脉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宁静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印经院内部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木质雕花与鲜艳色彩相得益彰,红色布幔随风轻摆,仿佛在低语着历史的厚重。走廊尽头的一扇拱形门洞通向另一个神秘空间,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除了欣赏建筑之美,我还深入了解了传统手工印经的魅力。在这里,我亲眼目睹了工匠们两人一组共同完成手工印经的场景,刷墨、铺纸、印制一气呵成,他们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了匠人精神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印经院保留着木版手工印刷技术,每一块印版都是雕刻师一刀一刀精雕细刻而成,他们专注,一丝不苟,留下了深刻印象。刻版完成后,还需学者校对。经过4次反复校对,确认无误后,又经过对经版的复杂细致的防腐、防裂等技术处理,一块经版才算制作完毕。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规定十分细致、严密,完成的经版字迹清晰准确,经久不变。</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印经院的藏版库,一排房间中排列着整齐的版架,书版分门别类地插满了版架,每版有一手柄,这是“德格巴尔康”的特色之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书版规格有许多种,最大的长110多厘米,宽70厘米,厚约5厘米;最小的长约33厘米,宽仅约6厘米。到18世纪80年代末,全院有书版21.75万块,每块刻两面。大、中、小版平均若每面各以600个音节计算,其字数总计约2.6亿字,规模宏大。迄今印版数量更是多达30多万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次旅程虽短,却让我深刻体会到德格印经院作为藏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