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八仙埻《2》

徐健·青岛摄影

<p class="ql-block">  崂山八仙墩,坐落于崂山东南那片突出于海面的海岬之上,是一处融合了自然奇观与神话传说的胜地。据《崂山志》记载,八仙墩有广袤数亩的石坡,向东倾斜直插入海,海浪汹涌,山势仿佛随波而动。其北侧则是千仞峭壁,险峻巍峨直逼苍穹,上下相接,似有倾覆之势。石层色彩斑斓,五彩斑驳如锈蚀般,其下便是那仙墩。巨石错落有致,表面平坦可供人坐卧,海浪冲涌而上与石墩相击,激起浪花倒卷数丈,飞舞于空中,宛如玉树、银花、琉璃、珠矶,令人叹为观止,实为山海奇险之极致景观。明代大学士高弘图亦曾盛赞八仙墩如锦绣华茵,堪称天下第一奇观、第一丽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仙墩的形成源于此地风急浪高,历经千万年的浪涛冲击,海岬南侧底部逐渐被侵蚀镂空,最终坍塌,形成一片陡峭的石壁。顶部突出的部分形似大厦飞檐,地面坍塌后留下的十余方巨石,或卧或立,大小各异,表面平坦可供人坐卧,因此得名“墩”。这些石墩与石壁皆为变质岩,红、黑、灰、青、白相间,层层叠叠,色彩斑斓绚丽,景象十分壮观,故又有“海桥仙墩”之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仙墩因传说中八仙由此起步过海而得名,八仙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八仙过海,崂山起小》的故事便与八仙墩直接相关。据说八仙在昆仑修炼,为解救人间瘟疫,拯救百姓,需前往东海采集草药,便从崂山出发。这里的“相公帽”“靴子石”等景观以及“八仙墩”的传说,皆为八仙留下的仙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八仙墩对面,有一块平坦的巨石,传说中龙王曾在此晒钱,故名“晒钱石”。另有传说称张三丰曾在此石上酣睡,因此又名“邋遢石”。在太清宫与八仙墩之间的海边,有一丛高耸的岩礁,人称“钓鱼台”。礁岩上刻有一首诗:“一蓑一笠一髯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创于2025年4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