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与自然相生 美景与文明同行——中国云南红河(元阳)哈尼梯田

两棵树

<p class="ql-block">元阳哈尼梯田,是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和代表景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它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哀牢山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是一处壮阔的人文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标志性风景。</p> <p class="ql-block">它凭借其壮观的梯田系统、独特的农耕文化以及四季变幻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元阳哈尼族梯田,依山就势分布,随山形地势变化。</p> <p class="ql-block">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则有数亩,小则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p> <p class="ql-block">从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巅,级数最多可达3700多级。村落民居安置在山腰,水渠穿村而过,再往下是顺势分布的梯田。</p> <p class="ql-block">森林、村寨、梯田、水网,组成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的农耕体系,体现了当地世居民族在人居环境选择、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结构建构、水资源支配利用、生产方式管理等方面的独创经验。</p> <p class="ql-block">红河哈尼梯田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p> <p class="ql-block">红河(元阳)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民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着的山水田园风光。它不仅是人与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更是承载着当地农耕文明的千年历史进程。</p> <p class="ql-block">2013年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45处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区面积为166.03平方千米,梯田集中连片的核心区域主要有坝达、多依树、爱春蓝田、老虎嘴等4个片区,82个村寨。</p> <p class="ql-block">哈尼梯田的景色,恰似一幅随季节流转而不断变幻的绝美画卷,每个季节都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因为天气情况和水中植物的不同,红河哈尼梯田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晴天时梯田呈蓝色,阴天时呈灰色,早晚呈金黄色。因植物不同的种类和生长期,梯田也会变换各种颜色,呈现出绿色、红色、黄色等。</p> <p class="ql-block">因而,元阳哈尼梯田有着“七彩梯田”之美称,景象独特,十分优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元阳哈尼梯田的最佳观赏期。</p> <p class="ql-block">这时,梯田注水后,阳光映照下波光粼粼,如明镜般散落山间,展现出美妙绝伦、如诗如画般的景象。‌<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时的梯田如镜面般倒映着天光,水深水浅、水质各异,色泽明灭、色调斑斓,光影变幻,多姿多彩。‌</span>水镜效果与光影变化的匹配达到了最为显著的境界,如上天打翻的调色盘,似迷彩梦幻的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人间最美四月天,当三四月份的和煦春风轻拂大地,哈尼梯田便迎来了充满色彩与播种希望的丰水期。此时的梯田,宛如一面面巨大的镜子,将湛蓝的天空与绚丽的云霞毫无保留地倒映其中。</p> <p class="ql-block">灌满水后的梯田泛着粼粼银光,那细腻而柔美的线条,仿佛是大自然用最温柔的笔触勾勒而成,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田间地头,农民们开始了一年的耕作,他们的身影在水田中时隐时现,为这幅静谧的画卷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力,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最美诠释。</p> <p class="ql-block">此时,天气温和,适合摄影与徒步运动,尤其适合摄影爱好者。水满田畴,云雾缭绕,去感受大自然的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不愧为山水和谐共生、富有形韵之美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背后的千年农耕智慧与绝美风光!</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不仅是风景,更是史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