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陈良才教授,1937年生于广东梅州,196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生前曾两度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国画。从他早期的《黄河两岸金稻香》到后来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清漓渔舟》、《黄山图》,再到主席纪念堂珍藏的《盛世江山 硕果累累》,每一件作品都见证了他艺术生涯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在《鹰踞图》中,那只雄鹰站在岩石上俯视远方,目光如炬,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鹰的威严与岩石的坚韧相得益彰,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可动摇的力量。这幅作品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更是对生命顽强精神的颂扬。</p> <p class="ql-block">《村郊拾趣》则展现了另一种生活的情趣。几只鸬鹚停靠在一艘小船上,船头插着一根钓鱼竿,旁边点缀着红色梅花树丛。这幅画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乡村,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梅清竹韵》以挺拔的竹子为主题,展现了竹子在风中摇曳生姿的姿态。几朵鲜艳的红花作为点缀,为整幅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这幅作品不仅体现了竹子的高洁品质,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梅花》图中,墨色为主调的画面点缀着红色花朵,枝干弯曲有力,富有生机。梅花作为寒冬中的使者,象征着坚韧与不屈。这幅作品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生命依然充满希望。</p> <p class="ql-block">《春风得意》描绘了几朵盛开的牡丹花与两只飞翔的小鸟,背景淡雅,枝叶繁茂。这幅画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少年回忆》通过几条鱼和一只螃蟹的描绘,唤起了许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背景上的书法文字更是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让人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大吉图》中,那只公鸡站在岩石上,羽毛浓重而生动,周围配有一些竹叶装饰。上方题写着“大吉”,寓意着吉祥如意。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公鸡的威武形象,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春梅图》中,瓶插梅花与人偶的组合,给人一种温馨而有趣的感觉。旁边散落着几个蓝色小物件,为整幅画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这幅作品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农家珍品》展示了两片荷叶与一根莲藕,上方写着“农家珍品”字样。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美好,也表达了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p> <p class="ql-block">《桃花开时忆鱼肥》描绘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枝上点缀着红色花朵。画面下方有一块岩石,旁边站着两只鸟儿,背景淡雅宁静。这幅画让人仿佛置身于桃花盛开的季节,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春暖》以春天为主题,展现了多只飞翔的小燕子与盛开的梅花相映成趣的画面。这幅作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喜悦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锦鸡》描绘了一只色彩斑斓的小鸟站在树枝上,背景是墨色的竹叶与山石。这幅画不仅展现了锦鸡的美丽形象,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另一幅《少年回忆》同样以捕鱼为主题,在大网旁边悬挂着一条鲤鱼,下方还有一群小鱼游动。左侧写有一些诗句表达对时光飞逝的感受。这幅作品让人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陈良才教授的花鸟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