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布罗陀海峡两岸风情(四)得土安和丹吉尔

老树

<p class="ql-block">2025.03.23</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游览了摩洛哥沿海城市得土安,一座白的耀眼的城郭。古城里皇宫和广场周边建筑很漂亮,对面白墙上装饰画吸引眼球,介绍说是法蒂玛之手,保佑与祝福之意,流行于珠宝首饰设计。广场上警察很腼腆拒绝拍照。四周道路呈放射状,其中一条窄路是皇宫市场,相当于我们上世纪农村集市,和我们的老百姓一样,售卖者拿着自家的农作物就地摆摊,市民采购生活物品。一种叫蓟菜的蔬菜,外观长得有点像释迦果,但十分之九不能吃,只能吃茎和果相连部分的一点儿,据说好吃且营养丰富,算是比较贵的菜。</p> <p class="ql-block">法蒂玛之手</p> <p class="ql-block">皇宫市场入口</p> <p class="ql-block">蓟菜</p> <p class="ql-block">老城里饮用水取水处</p> <p class="ql-block">  得土安是七世纪来到这里的阿拉伯人所建,历史上几易其主。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后统称摩尔人。曾几何时,摩尔人强大起来,他们跨过地中海,控制了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葡萄牙人都被摩尔人管理起来。直到8个世纪后,西班牙开始了收复失地运动,最终将摩尔人驱离了伊比利亚半岛。这些被驱离的穆斯林回到北非在得土安住了下来。团友有研究历史的,说记“得土安”用字义法,“得到土地就安心了”。联系历史,这个方法在实际意义上也很贴切哦。</p> <p class="ql-block">保存修缮完好的老城墙</p> <p class="ql-block">雨后古城景象</p> <p class="ql-block">  在走过的摩洛哥城市里,你可以看到他们对自己的历史很尊重,对多元文化非常珍惜,历史遗迹得到保护并被发扬光大,笑纳所有的先进和美好。</p> <p class="ql-block">干净清爽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  之后来到古老的港口城市丹吉尔。这儿更像欧洲,建筑风情无不体现了西班牙法国文化。进出地中海大西洋的船只从丹吉尔通过,由于战略位置重要,战火经常烧到这里,入侵者纷纷扰扰,你方唱吧我登场。在丹吉尔我们依次参观了非洲洞,海浪经年累月冲刷在岩石上形成的洞穴,奇特之处在于洞口的形状酷似非洲地图,所以称之为非洲洞。屹立在直布罗陀海峡斯帕特尔角上的卡巴斯大灯塔,是按照伊斯兰宣礼塔的样子设计建造的,寓意安拉的光芒照耀这片海域。在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分界处,立着木牌子地标,箭头分别指向东西两端,一面是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一面是静谧的地中海,对面是隔海可见伊比利亚半岛,站在这里你似乎明白了那些跨海征伐的人为什么会野心膨胀,在海峡两岸上演了丹吉尔与西班牙历史上的恩恩怨怨。木牌子地标材料简易,意义非凡,大家在此纷纷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非洲洞</p> <p class="ql-block">是不是很像非洲地图</p> <p class="ql-block">这样看像什么?</p> <p class="ql-block">到了丹吉尔,天气好的通透。</p> <p class="ql-block">特色午餐:库斯.库斯。一种把面粉做成米粒儿的吃法,很像盖饭,味道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卡巴斯大灯塔</p> <p class="ql-block">大西洋岸边的芦苇</p> <p class="ql-block">地理标识:大西洋、地中海分界处。</p> <p class="ql-block">  丹吉尔地处丘陵,大巴车沿着海滨蜿蜒公路行驶,一边是满目绿色的山丘,一边是美丽的海湾,景色迷人。暮色中隔直布罗陀海峡,对面西班牙的黛色山峦和城镇灯光清晰可见,之间最近处14公里。行程安排在一个临地中海的咖啡屋喝薄荷茶,我们沿着山坡小路七拐八爬来到咖啡屋,下着雨只剩露天的桌位。地接协调了好久,在我们打算放弃的时候,终于打开了一间屋子,向海是小小窗户,大家手端薄荷茶,自寻椅子坐了下来。有人调侃,以为这个项目很浪漫,原来是这样啊。有人说看着直布罗陀海峡,想着你们年轻时候的事,浪漫的情绪就有了。大家嘻嘻哈哈,在自己制造的快乐气氛中结束了想象中的浪漫茶事。</p> <p class="ql-block">地中海南岸咖啡屋</p> <p class="ql-block">  明天我们将从丹吉尔麦得港口乘船去西班牙。</p> <p class="ql-block">港口景色</p> <p class="ql-block">汹涌的地中海海浪</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越来越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