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故事】《诗词新韵》236,踏莎行、租界女人,随笔,租界和租界的女人,

叶柏林

<p class="ql-block">巴公房子</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3日笔者在罗马大街上拍的房子,与巴公房子相似。</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周小燕在武汉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张曼玉花样年华剧照,</p> <p class="ql-block"> 老租界和租界的女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中午几位一师的老同学在老英租界洞庭街的老村长聚会,席间有女同学提出“租界女人”这个概念。笔者回家琢磨良久,随笔一篇。。</p><p class="ql-block"> 租界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化的进程而生。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上海等沿海五口通商,1845年上海出现第一个英租界。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天津条约》签订,汉口等长江流域十口通商,1861年后汉口开始出现租界。至此上海和汉口成为租界最多的城市。汉口租界主要位于江汉区、江岸区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之间,面积有2800多亩,分英、法,德、俄、日、比利时租界。</p><p class="ql-block"> 笔者年轻时家住硚口,从1982年开始,每天早上一骑永久28型自行车从长堤街过六渡桥进入老租界区域。穿行中山大道经民众乐园,南洋大楼在江汉路右拐下行鄱阳街或胜利街偶尔在兰陵路口老通城过早,再下行洞庭街经一元路、二幺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长春街到长春街108号汉口铁中上班。笔者另一条上班路线是沿沿江大道经过江汉关听着威斯敏斯特报时钟声下行。两条路线沿途所见都是带有各国建筑风格的旧楼房,其中不乏拜占庭式的、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等经典建筑,如黎黄陂路10号的美国海军青年会楼,胜利街245号的德明饭店,鄱阳街83号的俄国东正教堂,位于鄱阳街、洞庭街、兰陵路、黎黄陂路交汇处的巴公房子(我去年在意大利罗马大街上看见一幢和巴公房子相似度90%的楼房)。还有原山海关2号的滨江饭店,是过去日本领事馆所在地。汉口铁中也原属日本租界,旧址原是日本侵华战争日本海军司令部所在。后来汉口铁中建校时在地下挖出一具尸体,由生物老师制作成人体标本,现还存在汉铁高中生物实验室里。租界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大汉口得名“东方芝加哥”。</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上半叶,随着历史的进程,汉口租界陆续收回。1917年一战期间北洋政府收回德租界,1927年3、1事件后国民政府收回英租界,1920年俄十月革命后,中国收回俄租界,1931年、1938年1943年中国分别收回比、日、法租界。租界虽然收回,但直至解放前,各国在租界的影响还在。租界是各西方国家在中国的国中之国,是各国对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侵入的中心。当然租界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汉口租界不像上海租界界线分明。汉口租界以混居为主,除了外国侨民外,中国的买办,有钱的资本家、商人,艺术文化人士,政客凡有钱有势有身份的人也纷纷以居住租界为荣,当然也有原居民,也有引浆买水,屠猪宰牛等贫苦大众。由于特殊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也有在租界进行,如著名的中共八七会议就是在原俄租界鄱阳街召开的。</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租界更是成为历史,但建筑还在,居住的人还在,相对形成的文化习惯传统还在,加之新入住的共产党领导干部,原租界的居民及子女自然会有一些身份上的优势和作派。这种优势和作派文革期间淡然些,随着经济的发展又多了些。当然原租界居民相对受的教育高一些,经济条件好一些,社会资源丰富些,日子自然也过得也好一些。</p><p class="ql-block"> 租界女人具体应该是个什么形象,不好定义。电影中的租界女人多是一袭旗袍,一头卷发,唇红眉黛,《花样年华》中的张曼玉,《色戒》中的汤唯应该是经典形象吧。</p><p class="ql-block"> 汉口租界的名女人也多,付总理吴怡出生在汉口租界,在合作路20中读的书。中共早期领导人向警予1928年在法租界三德里就义。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周小燕出生的黎黄陂路在原俄租界。宋庆龄的武汉旧居也在黎黄陂路。民国四大名媛之一孙科的二太太蓝妮,著名的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都在汉口租界留下了活动轨迹。。凡此等等,不尽其言。</p><p class="ql-block"> 笔者的三位一师女同学也是租界女人,一位外祖父是银行家,家中石门高户,钟鸣鼎食,她后来成为教授。一位婆家在香港经商,她成为香港居民。一位日子也过得悠闲自在,儿子在加拿大发展。</p><p class="ql-block"> 租界已成为历史,但是租界对中国近现代化的影响不管是负面的还是稍有正面的都是深远的,租界居民和他们的后代们都在随着历史的大潮前进。</p><p class="ql-block"> 去年春节前,我的同学武汉地方志的专家,媒体达人王汗吾领着我们几位武师历史系的老同学打卡武汉网红点黎黄陂路,那里的旧建筑依然充满生机,那里的旧故事依然在讲述,那里的旧文化正在新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踏莎行、租界女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领旗袍,满头卷发。唇红眉黛悄悄话。理得厨事上得堂,舞厅雀场连轴驾。</p><p class="ql-block"> 租界佳人,旧期年画。秋之桐叶萧萧下。前庭飞燕后庭花,都随时代风云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