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缘起 <p class="ql-block"> 穿衣服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是还是有些难度的,在前期我们发现孩子常常会求助老师,等老师帮忙穿衣服,缺乏动手操作的能力。孩子要想成为生活的主人,必须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服务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们结合成都市学前教育实际情况,着眼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探索构建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体系,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基。聚焦儿童生活、交往、学习三种核心习惯,探索并实践儿童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基。</p> “衣”起调查 <p class="ql-block"> 围绕孩子们遇到的穿衣问题,我们以“起床大战”为契机,和孩子聊聊“穿衣那些事儿”......</p> “最难穿的衣物”投票 <p class="ql-block">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自主穿衣的情况,我们向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家的穿衣情况。</p> 穿衣小调查 <p class="ql-block">分享调查问卷</p> <p class="ql-block">统计调查结果</p> <p class="ql-block"> 通过调查统计,发现班上孩子有3人会穿脱衣物,9人会穿脱裤子,全部孩子都会穿脱鞋子。</p><p class="ql-block">存在问题有:</p><p class="ql-block">1、穿脱较慢。</p><p class="ql-block">2、找不到袖子。</p><p class="ql-block">3、不会拉拉链、扣纽扣。</p><p class="ql-block">4、分不清前后。</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自己参与调查、记录后获得的经验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获得的经验更加深刻。在参与调查的过程中,孩子们语言表达、倾听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p> “衣”探究竟 1、衣服有哪些部分组成? <p class="ql-block"> 针对孩子们遇到的问题,我们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帮助他们了解衣服的基本结构。活动中孩子们对衣服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从中探索穿衣服的奥秘......</p> 衣服有不同款式 <p class="ql-block">拉链款衣服</p> <p class="ql-block">纽扣款衣服</p> <p class="ql-block">按扣款衣服</p> <p class="ql-block">套头款衣服</p> 2、里面?外面?前面?后面? “衣”起来试试 <p class="ql-block"> 对衣服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孩子们开始自主探索穿衣的办法,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旁观者和引导者。</p> <p class="ql-block">反穿盖房法</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 有了前期的经验,我们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一些穿衣的好办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孩子们发现穿衣也可以变得“有趣”......</p> “衣”起行动 <p class="ql-block"> 为了激发幼儿对穿衣服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我们还开展了以下活动:</p> 1、大带小,示范穿衣 <p class="ql-block"> 针对小班幼儿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我们邀请了大班的哥哥姐姐来小班进行讲解和示范。在大班哥哥姐姐们的帮助下,孩子们掌握了更多的穿衣技巧。</p> 2、利用绘本激发学习兴趣 <p class="ql-block"> 阅读区里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关于好习惯培养的绘本故事,我们选择了部分关于穿衣习惯的绘本故事与孩子共同学习,活动后孩子们在区域游戏的时候可以继续阅读、观看。</p> 3、借助儿歌学习穿衣方法 知儿歌 <p class="ql-block"> 老师新教的儿歌朗朗上口,我们跟着儿歌边念边做,就学会了扣纽扣和拉拉链啦!</p> 探儿歌 <p class="ql-block"> “扣子和扣眼是好朋友”,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并表现这首儿歌。</p> 编儿歌 <p class="ql-block">讨论按扣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观察按扣</p> <p class="ql-block"> 依托扣纽扣的儿歌经验,孩子们对现有的儿歌进行了改编,加入了自己的角色理解和认知,教师根据孩子们的讨论和描述,用图加文的形式表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创编儿歌展示</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 在刚接触儿歌时,从孩子感兴趣的儿歌入手。陈鹤琴提出“活教材源于大自然、大社会”,为此,依据孩子们发现的问题为依托,融入角色的儿歌,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推动孩子表达美、感受美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俗易懂的儿歌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儿歌的学习和创编,学会了穿衣服的方法。</p> 4、利用游戏锻炼穿衣技能 <p class="ql-block"> 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将扣纽扣、拉拉链等游戏投放到生活区供孩子们锻炼自己的拉拉链、扣纽扣等技能。</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 针对活动中孩子们遇到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双管齐下,逐个击破”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解决困难。通过大带小、集体活动、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欲望,逐步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p> “衣衣”突破 小小设计师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为自己绘制了独一无二的衣服。瞧!他们摇身一变,成为小小设计师,体验设计衣服的乐趣。</p> 穿衣小达人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点滴的积累与实践,而生活技能的学习正是他们迈向独立的重要一步,它能促使孩子更好地自我服务,更使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为孩子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开展了“独当“衣”面 乐享成长”的穿衣服比赛,这不仅是一场趣味十足的比赛,更是一次寓教于乐的生活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 穿衣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小朋友们精神抖擞,在听到“预备,开始”的信号后,孩子们的动作有序,他们的小手抓起衣服,一伸、一拉,动作娴熟,很快就把外套穿好了,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自己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比赛中</p> <p class="ql-block"> 经过激烈的角逐,比赛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老师为获奖的小朋友们颁发精美的奖状,以表彰他们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和积极参与。小朋友们手捧奖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是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荣耀。</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追随孩子的需要,让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中。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体验了劳动的快乐、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通过本次比赛,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真正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p> 活动反思 <p class="ql-block"> 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小小衣服,大大学问。穿衣服看似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却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的事情。在本次穿衣的较量中,我们从孩子们午间起床时的问题出发,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立足幼儿视角,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起将孩子们提出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摸索出最适宜、最有效的方法。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认知、分享、交流,在原有的经验上都得到了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尝试自主穿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穿衣可以是游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穿衣蕴藏着思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穿衣代表着整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穿衣更是一种劳动教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孩子们穿衣服的故事还在继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精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水月小一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4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