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创想教育之道 启创新发展之思——保山市小学新优质学校联盟校长赴常州武进跟岗研修纪实

寒梅一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0日至26日,保山市8位小学新优质联盟学校(1+7=8)校长在保山市教体局和保山研究院的精心部署和安排下,赴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为期一周的沉浸式跟岗学习,围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题,通过观课堂、研课程、访名校、探前沿,全面学习“创想教育”理念与实践,赋能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p><p class="ql-block"> 创想课堂:多维融合激活力</p><p class="ql-block"> 校长们深入语文、数学、心理等课堂,体验“创想课堂”的生动实践。星河教师以问题驱动、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思维火花,课堂呈现“六有”样态——有好奇心、有思维量、有表达力、有方法值、有学习组、有创新点。项目化升旗仪式中,三年级学生以“风筝”为主题融合多学科实践,展现知识迁移与问题解决能力,为项目化学习提供鲜活范本。</p><p class="ql-block"> AI赋能:智慧教育探新径</p><p class="ql-block"> 围绕教育数字化,校长们参与“AI赋能教育”深度研讨。学生辩论赛“AI会让人更聪明还是更懒”展现思辨素养,五年级学生引经据典交锋观点;教师沙龙提出“变与不变”的AI应用思路——以智能题库、虚拟场景创新教学形式,以守护好奇心坚守育人本质。星河实小还通过“深蓝俱乐部”构建数字教研系统,实现校本资源管理智能化,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p><p class="ql-block"> 课程创新:五育并举育全人</p><p class="ql-block"> 跟岗期间,星河实小“1+1+π”创想课程体系引发关注:基础课程夯实素养,“学科+X”融合课程(如语文戏剧课、劳动周实践)拓展创新,个性化课程满足多元发展。学校以“体育小包”优化课间活动,用数智技术采集运动数据;劳动教育构建家校社联动模式,引导学生成为“家风传承者”与“责任担当者”;思政教育通过“行走的课堂”“少年思政学院”实现全面育人。</p><p class="ql-block"> 名校参访:多元实践拓视野</p><p class="ql-block"> 学习组先后走进东龙实验小学、采菱小学、星河实小分校等校,探访特色育人路径。东龙实小以“自然美育”构建博物课程,通过森林研学、艺术策展培养科学探究与审美能力;采菱小学等六所武进新优质学校展示改革成果——百年老校赓续文化根脉、乡村学校深耕乡土资源、城区学校开发“诚晓课程”体系,彰显“一校一品”高质量育人实践。江苏省教科院倪娟所长在点评中强调,教育改革需立足校本、贯通资源、守正创新。</p><p class="ql-block"> 教师发展:双向赋能强根基</p><p class="ql-block"> 星河实小“项目驱动式”教师成长模式令校长们深受启发。学校通过骨干流动、学科答辩、命题研讨等机制打造“全员发展生态场”;以“深蓝俱乐部”推动AI教学能力提升,五级梯队教师占比五年增长超35%。庄惠芬校长在答疑交流中分享“课堂即实验室”“校园即成长场”理念,为学校管理、德育评价等难题提供破解思路。</p><p class="ql-block"> 笃行致远:转化实践谋新篇</p><p class="ql-block"> 一周跟岗,校长们深切感受到“创想教育”在课程、课堂、教师、学生维度的系统建构。结业研讨中,保山校长团表示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构建校本化“学科+”课程群,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二是探索AI技术赋能精准教学与个性化评价;三是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打造“五育融合”实践场域,让“新优质”教育惠及更多师生。同时,对学校的灵魂人物庄惠芬校长有了深度解读 : </p><p class="ql-block"> 星河创想研究路,有光书院书韵涵。</p><p class="ql-block"> 不求第一求唯一,学者铸魂个性扬!</p><p class="ql-block"> 此次跨省研修,既是东西部教育协作的生动实践,更为保山深化义务教育改革注入新动能。参训校长将以“新优质”理念为引领,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学校治理的创新行动,助力保山新优质教育奉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刘增贵撰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