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一生不忘家乡的曹芝圃先生!

山上喝小酒

<p class="ql-block">又到4月25日,是曹芝圃先生的祭日,岁月悠悠,十四载光阴悄然流逝。曹芝圃先生虽已远去,但他为弘扬尧文化、助力乡村发展所付出的点点滴滴,却如璀璨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每每忆起,崇敬与追思之情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曹芝圃先生出生于顺平县北下叔村,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和北大分校党委副书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多年。作为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他始终不忘初心,将对党的忠诚化作实际行动。离休后,本可安享闲适生活的他,却毅然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却意义非凡的道路——传承尧文化、推动家乡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故土的深厚情怀与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尧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古老的智慧与文明。曹芝圃先生深知其价值,以非凡的决心和行动力,全身心投入到尧文化的弘扬事业中。他自掏腰包,拿出15000元工资精心打造尧母洞,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尧母怀抱尧帝塑像,让那段尘封的历史以直观的形象展现在世人眼前。同时,他积极奔走,恳请欧阳中石先生题写“尧山”二字,并雇人用碎石将题字精心摆放在伊祁山上,为尧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标识。生前,他多次登上伊祁山,深入探寻尧文化的内涵,每一次攀登,都是对文化的深刻感悟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曹芝圃先生对尧文化的热爱,不仅体现在对历史遗迹的打造上,更延伸到文化传播的细微之处。他出资一万元,为齐各庄村建设了尧乡书屋。这座书屋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文化的灯塔,为村民们打开了通往广阔世界的窗户。在这里,农闲时的村民们可以通过阅读汲取知识,感受尧文化及其他优秀文化的魅力;孩子们畅游书海,开拓视野;成年人学习农业技术、文化知识,提升自我。尧乡书屋让文化在乡村生根发芽,滋养着村民们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 除了文化传承,曹芝圃先生还心系乡村发展。他组织齐各庄村的村民建立了鲜桃专业合作社,并为合作社注册了“尧之家”商标。这一举措意义深远,不仅将分散的村民凝聚在一起,形成产业合力,更赋予了当地鲜桃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尧之家”商标承载着尧文化的底蕴,寄托着他对家乡发展的殷切期望。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村民们相互协作,共同提升鲜桃的种植技术和品质,拓宽销售渠道,曾经零散的鲜桃种植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p> <p class="ql-block">曹芝圃先生虽已离开我们,但他留下的文化与产业财富却历久弥新。他用对尧文化的执着坚守,对家乡发展的无私奉献,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在纪念他逝世十四周年之际,我们缅怀他的功绩,更应传承他作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为弘扬尧文化、推动乡村振兴而不懈努力,让他的理想与愿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的发展历程中,为后人所敬仰与传颂。</p> <p class="ql-block">七律</p><p class="ql-block">赞曹芝圃先生</p><p class="ql-block"> 北下叔村育俊贤,半生执教品如莲。</p><p class="ql-block">倾心伊祁彰文化,筑梦书斋润故园。</p><p class="ql-block">结社助农辟富路,垒石扬名立尧山。</p><p class="ql-block">无私奉献传佳话,德耀千秋后世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