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287)少林寺

痴人说梦

<p class="ql-block">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而建。</p><p class="ql-block">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包括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在内的“天地之中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少林功夫是汉族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p><p class="ql-block">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禅武合一,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要旨。僧众们不过是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的目的。同时也有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山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 </p><p class="ql-block">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山门殿中供奉弥勒佛和韦陀菩萨。 </p><p class="ql-block">过了山门,便是甬道。甬道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这里共有20多通历代石碑,如“宗道臣归山纪念碑”、“息息禅师碑”等。道路东侧碑廊陈列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三间重檐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供四大天王。</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原建筑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86年重建。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两侧塑有十八罗汉。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94年重建,藏经阁藏书八百万卷,内供缅甸弟子揖赠的汉白玉卧佛。</p> <p class="ql-block">六祖堂,大雄宝殿西侧的六祖堂。殿内正面供奉的是观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和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p><p class="ql-block">钟楼和鼓楼,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两侧,均为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原钟鼓楼毁于民国,上世纪未按原样重修建。钟楼前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p> <p class="ql-block">达摩亭,又称立雪亭,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缮。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殿内供达摩祖师的铜坐像,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龛上悬挂的匾额“雪印心珠”四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p><p class="ql-block">千佛殿,位于立雪亭后面,又名毗卢殿,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展示了唐代壁画的高水准。</p><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佛祖法身铜像(毗卢迹那佛)和白玉化身像(释迦牟尼佛),千佛殿东侧有白衣殿,西侧有地藏殿。</p><p class="ql-block">方丈室,因乾隆宿过,故又称“龙庭”。</p><p class="ql-block">少林寺塔林,有唐朝至清朝历代砖、石墓塔240余座。 </p><p class="ql-block">如今,少林寺的商业运作,已颠覆信众认知,方丈释永信,身家百亿,拥有18家公司……百姓不知道应该说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