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位于北京东长安街路南、国家海关总署办公楼后的中国海关博物馆,由于最近中美两国关税纠纷成了网红,前去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上图为国家海关总署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 中国海关博物馆为北京二十个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位于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号,为古典园林式建筑,整个建筑的外立面采用疏密度竖向纹理,北立面西侧顶部斜面采用与下部立面的开窗方式。2014年3月30日面向社会开放。馆藏文物5000多件/套,珍贵文物700多件/套。</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主展区建筑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基本陈列位于主展区一层、二层,目前有千秋古关·近代海关、现代海关、守望家园、902艇四个部分。藏品涵盖从战国时期至当代各个历史时期海关重要文物。</p> <p class="ql-block"> 千秋古关、近代海关。据《礼记·王制》记载:『关执禁以讥』,表明西周时期关卡主要任务是检查进出境商旅及货物;孟子、荀子等人主张『去关市之征』,反映战国时期,关津已开始征收赋税。千秋谷关、近代海关主要展示了古代海关的相关制度及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 “津海新关”匾是津海新关办公楼的牌匾,清政府设立了津海关。为了区别于原有的工关、户关、钞关,津海关改为“新关”。光绪十四年(1888年),津海关扩建办公楼竣工,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题写了“津海新关”,制作成办公楼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 大龙邮票是1878年海关印刷发行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套邮票,俗称“大龙邮票”。邮票正中为代表皇权的五爪云龙,全套共3枚。“大龙邮票”曾被国际邮政局长协会列为世界上最早发行的邮票之一。</p> <p class="ql-block"> 九江关青花瓷碗是清代文物,系户部税关之一。乾隆四年(1739年),朝廷派内务府员外郎任景德镇督陶官,监督九江关税务和景德镇窑务。此为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碗,绘有乾隆年间九江关场景。</p> <p class="ql-block"> “关”字瓦当为西汉函谷关门楼所用之瓦。函谷关建于战国时期,为出入关中门户,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关卡。西汉中期,函谷关被迁至河南新安。</p> <p class="ql-block"> 现代海关主要展示了近现代海关的发展历程、重要物品,收缴的野生动物标本,外国海关赠送的部分礼品。</p> <p class="ql-block"> “守望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海关在行动”临时展览,集中展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国门生物安全、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等知识,展出80多种活体植物以及丰富的昆虫和植物标本,多角度展示生物多样性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海关902”艇长58.5米、高13米、最大宽7.8米,总排水量400吨,抗风能力8级,最大航速29.5节,并配有卫星定位、雷达导航跟踪搜索系统及H966通讯系统,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当时在珠江水域上最为先进的舰艇。该艇1989年7月20日在拱北海关使用,2009年11月19日正式退役后被征集为中国海关博物馆藏品。</p> <p class="ql-block"> “海关902”艇先后查获1000多起海上走私案件,总案值达3.5亿元,是一艘“英雄艇”。它先后接送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45次,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视察特区工作、指导改革开放,作出独有的贡献,是一艘“光荣艇”。1992年1月23日,邓小平同志乘坐该艇从深圳前往珠海,在45分钟的航程中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的一部分。(“海关902”舰整艇放置在地下室展厅,周围模拟大海氛围,湛蓝天空下,舰艇挺立,舰下波涛汹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