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分外妖娆时(三)

馨香一片

<p class="ql-block">  洼地,锁不住梦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十多年前先往新寨从先往老寨分出来时,选择了一个低洼的山坡上建了寨子,短短几年又从那个山坡挪到对面的山坡,总是没如愿以偿拥有一块适合生存的居住地。只要一阵雨,外面的人若想进寨子,一步三滑,举步维艰,里面的人要出寨子也如脚踩滑梯,进退两难。由于处在一个睛通雨阻相对半封闭的状态,不少人还染上了吸食大烟的恶习,隶属勐冈乡时,弟媳就曾经经历到村寨去做禁吸工作时,好不容易从坡头踉踉跄跄滑到寨子,那帮人早就没了踪影,工作十分难做,村寨的经济收入也一直比较落后。</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看到先往老寨热闹腾腾的动起来,他们也坐不住了,组长等人连忙请求我们去看他们相中的准备搬迁的一块地,可到实地一看,山下是勐邦水库,那是勐遮镇的饮用水源,我们马上一口否决,村组长一行有些不高兴了,在水库边的坝卡寨子,田棚变成了新寨子,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我只能解释现在搬迁和为解决几十年前历史遗留问题是完全不同的,现在绝对不可能再动迁一个寨子到水库边。可眼下怎么才能找到一块合适的地,无奈的我只好去问镇里的老干部轰叶,他告诉我其实村寨还有一块地,只是在划归勐遮镇前,就已经承包给商人了。如果能把寨子搬迁到那里,先往新寨就是最好的寨子了,而且距离他们的农田还比较近。</p><p class="ql-block"> 我一听到这个信息就赶快联系村组干部,可信守合同的村组干部还有点为难,但是实在也没别的办法,只能去实地看看再说,所幸承包地以外的坡顶还有一大块没有种植利用的地,马上我们与村组干部一起实地查勘,确定把旁边一块甘蔗地一并规划进去,既不影响合同实施,又能两全其美把宅基地落实,而且宅基地平整所需的资金,估算出来超项目资金也不多,在我心里能承受的范围。那时村寨搬迁选地也没有更多的限制,只要有项目资金,找到适合的地,这个事就这样确定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两块地都是村民承包的农地,而且还要砍掉刚种下两年正属高产期的甘蔗,须做细致的工作,阻力还不会小,为此我们还联系了当时挂钩先往新寨的县委宣传部领导一同到村寨去做工作,村寨里也没有一块像样的平地,村民只能在一个斜坡四周三三两两蹲着听我们介绍情况。会后到村子挨家去查看情况时,看见一头大肥猪,长长的獠牙露在外面,把我吓一跳,村民告诉我,他们渴望搬迁已经很久了,这头猪是为儿子娶媳妇而养的,已经养了8年多了,可一直没姑娘愿意嫁进来。</p><p class="ql-block"> 那天,陪我们一起去做思想工作的宣传部干部说,为了搬迁,村小组干部还到部里面去申请过,但是没项目,没资金,没地点,他们告诉我有一次刚刚进到村寨不久,就下起了一阵小雨,担心出不了村寨的他们,立即决定返回县城,可车子一个劲的打滑怎么也不能走,直到整个村的青壮年出来推的推,垫的垫,挖的挖,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把车子推到几百米外面的路上,那个经历至今想起还心有余悸。老百姓的工作没费多大的周折就做通了,至于须占用个人承包的土地以及种植的甘蔗地,村集体及时进行了调剂,村民也没有什么疑异,我也就没有过问了,只是为了更大的保全老百姓的收入,安排先平整没有种植农作物的坡顶,直到糖厂开榨,我们第一时间联系甘蔗的砍收,然后再把蔗地平整成宅基地。</p> <p class="ql-block">  破茧,痛是为了振翅高飞</p><p class="ql-block"> 宅基地平整进展也比较顺利,而且平整完以后,站在宅基地上,放眼望去,勐遮坝尽在眼前,乌龟山静静地卧在坝子中央,视野无比的开阔,我的心情也特别的敞亮。记得安排把宅基地划分给51户村民时,已经是2008年12月31日,我和吕主任、村建所的两位同志,带着皮尺和石灰就上山了,老百姓一干人也带着锄头、砍刀等,从十公里以外的村子赶到宅基地,从早上九点多钟就一直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宅基地上测量划分,老百姓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用锄头挖出户与户,沟渠和道路的界线,忙到中午也顾不上驱车出去吃一点东西,饿得我只能嚼一嚼上山前买的甘蔗和老百姓带来的一串熟透的芭蕉,直到傍晚时分才饥肠辘辘的赶到曼恩村曼给新寨一组,终于饱餐了一顿迎接嘎汤帕节的晚餐。</p><p class="ql-block"> 村寨从十公里以外搬迁过来,解决水电是头等的大事,落实自来水取水点后,我又专程跑发改、水电等相关部门,争取了农村电网改造的项目,落实自来水建设资金等。正在心里暗自高兴亟待解决的困难问题都一一落实了,承包老百姓土地的老板却找上门来,原来是我们在地基平整时,装载机推出的土方,倾覆了周边几行他们已种植几年的茶树,声称他们准备不付承包款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赶紧让老百姓把承包合同拿过来仔细查看,老百姓也说实际面积比合同上写的还多,在咨询林改工作的相关人员,了解到GPS测出来的面积和实际面积有一个坡比的差别,实际面积比合同上几乎多了近60亩,地基平整无非就倾盖了几亩,我拿的这个结论一直去协调却未果。正在细细研读合同内容找解决的途径时,我们意外发现合同约定事项,让老百姓永远拿不回这一块土地的事实。400多亩的地拿不回来,那将是多大的损失?村寨搬迁过来,村民世世代代要靠土地生活,一纸承包合同就要让村民面临失地的危险。这绝对不行,我们又赶到县林改办咨询相关法律人员,才知道这样的合同由于签定要素不具备,而且还严重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可以视为无效合同。我们心里有底气就暂时不予理会了。2009年11月的一天,为协调村寨贷款,我带着在县农行负责信贷工作同学前往村寨,希望搬迁建房能得到一些信贷支持,下午两点多钟,突然传来噩耗,曼恩村学生在上学途中被车冲撞,已造成两个学生当场死亡,顾不上想什么,车子从村寨狂奔而下,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在乡镇就是如此,千头万绪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p> <p class="ql-block"> 重生,先往新寨实至名归</p><p class="ql-block"> 寨子的搬迁,我们没有操更多的心,先往新寨提前在老寨子过了嘎汤帕节后,于2009年的12月25日搬迁到新宅基地。在所有人都关注新寨子建设的时候,村寨里又出现了新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我是在前往曼令大寨查看第三批宅基地平整时,发现村支书和挂钩的副镇长胡学忠,在一旁神情凝重的嘀咕着,问他们半天才支支吾吾的说,村子里的绝大部分男人们,在不良村民的诱导下,重蹈覆辙吸食大烟,他们十分为难,不说呢问题严重,说呢,要把我气得炸毛。是啊,那个时候我们全镇干部职工在沉重的工作任务下,还要不停的抓禁毒工作,如此费心的刚刚解决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搬迁,却不争气重染恶习,怎能不生气呢?可定下心一想,大张旗鼓进村整治,还没有个风吹,他们早就四下逃散,只能冷静下来想一个万全之策,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像过山车一样,在我的脑海里转了又转,我们小范围的不动声色周全的安排好一切,确定好时间,封锁消息假称上村里去给大家开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及一事一议会,全村的人全部必须在村里等候。</p><p class="ql-block"> 等我们去到村里,只见一些妇女代表,男村民几乎都不见,马上工作人员又挨个窝棚挨个窝棚把那些两眼茫然,神情恍惚的男村民们轰了出来,借村支书帮我们的来意和要求,用哈尼话翻译讲解的时候,我用电话通知等侯在勐邦水库管理所的干警以及新挂联单位县委党校工作人员上山,悄悄的站在会场外围,看到一切准备就绪,我宣布马上开展尿检时,会场马上出现骚动,可村民四下一看已被团团围住,待一个个阳性报出来时,我又气又恼的心情和现场上那些压抑、忍耐许久的妻子们、母亲们,控制不住的冲到男人们的面前又哭又抓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一个寨子竟然检测到了30多个吸食大烟的人。 </p><p class="ql-block"> 当时寨子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投工投劳,我决定把社区戒毒工作就放在村寨里,而且时间延长至一个月,安排人驻村每天监督管理,让他们边学习边开挖村寨的排水沟基础,后来他们好多人都跟我说,太丢人了,每天当着全村人的面被人监督着劳动,今后他们再也不沾染这些恶习了。意外中的投工投劳和村民们通过一事一议,将国家给的建房补助的一半,我们把村寨里大的排水沟全部建成。村民们也投入到建房的热潮中,我发现那一头被养了八、九年的猪,也和主人搬迁到了新宅基地,我和主人家开玩笑,快过年了能不能把猪卖给我?村民说,很多人来问了都没有卖,可书记要嘛,同意卖给我,养了近九年的猪,不知道还能不能吃,不过择日还是邀约了镇里的同事到家里和喜欢热热闹闹的父母吃了一天杀猪饭,最为可惜的是两颗猪大獠牙被烧坏了,女儿的礼物也就此泡汤了。</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先往新寨的搬迁,我们了解到以前村、组签订这样的合同情况很多,当时正值林改工作推进中,我们也侧面请求相关领导部门,发文进行彻底清查,我们就可以顺势把这些事情清查纠正过来,但不知什么原因,这项工作县里面没有安排部署。而三十多年后拿回这片土地,对搬迁下来的先往新寨至关重要,随后几年,老板也因我们一直没有说法而拖欠每年5000多元的承包费,只能让老百姓去走法律渠道,尔后两年,在听到村组长张小强告诉我,终于在法庭的主导下,在合同上补充明确了承包期满后就无偿将土地归还给老百姓的条款,先往新寨终于实至名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