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文学史上,有三位天才:曹植、李白和苏轼。而其中才华最为全面的,非苏东坡莫属。他不仅是一位沉迷美食的文豪,还是一位书画双绝的文艺全才。千百年来,苏东坡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理想人格,永远是我们华夏儿女的精神灯塔和思想航标。</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是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烹饪、工程师等等的集大成者,纵观古今也难有几人。王安石感慨: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林语堂先生说,他是“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间绝版。”余光中则说,要去旅行的话希望可以和苏东坡一起,唯有苏东坡是个有趣的好伴侣。</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李白代表了中国人的浪漫,那么苏轼则代表了中国人的风骨。他像一阵清风,从历史中走来,落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间。他告诫我们,即使艰难,也要热气腾腾地活着,感恩世界赠与我们的酸甜苦辣与成败荣辱。正如佛陀所说: 让别人快乐需要我们的慈悲,让自己快乐却需要最好的心态和智慧。不患人不知己,患不知人亦。我们需要跨越时空读懂苏轼,就明白为什么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拥有这种至善至美的人格魅力。减贪嗔多奉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应该向苏东坡学习,尽管仕途上一直被流放,任然因上尽努力,果上随缘随喜随安,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努力绽放自己,如果我们人生焦虑内耗不快乐,只因未曾读懂苏东坡!</p> <p class="ql-block">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既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多作贡献,又坚守信仰和初心,不迷失方向呢?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应该是在技术专精的基础上,兼具创造力、跨领域协作能力和人文关怀,形成“硬技术+软实力”的复合型竞争力。教育体系需要改变成注重培养想象力、实践整合能力及价值观引导,以应对人机协同的新格局。</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敏锐的审美与表达能力,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睿智通透的哲学思想,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和理想的精神,必将成为现在以致未来,达到小康的我们学习人格健全和圆满的好榜样。正如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的观点:现在人工智能正在逐步代替我们的左脑,于是,右脑的利用程度就成为了未来每个人竞争力和幸福与否的关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