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塔村的一个小队竟然有四个村

山里人

<p class="ql-block">前几日朋友数人到青塔一带山中探访,发现了几个袖珍无人村,费尽周折终于了解到,这里都是青塔村下辖的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农业集体化时期,青塔村周边包括青塔在内的十一个村子组成一个生产大队(也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委员会),青塔村内400多口人,划分为六个生产小队,周边山上有十个自然村百余人口,划分为五个生产小队,其中小窖、樱桃沟、大荒沟、老虎沟四个村子为一个生产小队。它们分布在青塔村南或西偏南的深山沟壑中。</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口最多时小窖40多人,樱桃沟20人,大荒沟10人,老虎沟8人。</p> <p class="ql-block">前几日我们造访小窖时,除看到一座房子前停着一辆农用三码车,羊圈里有几只小羊,房前一只小狗朝我们狂吠,还有几只鸡在觅食外,并没有见到一个人影,也没有人在这里生活的痕迹,可能只是有人经常来打理一下,并不在这里吃住。</p> <p class="ql-block">小窖村在青塔村西偏南5里左右,是清光绪年间马佈村申月珍,更乐村刘天清迁此种地立村,因村前有一小石窖故取名小窖。</p> <p class="ql-block">四月初的小窖,桃红柳绿杏花白,还有漫山遍野的连翘花次第开放。</p> <p class="ql-block">樱桃沟位于青塔村南4里,平房沟方向左侧的山沟内,相传清光绪年间寺子岩村的杨生山在此季节性种地,后迁往青羊背,1961年青塔村的马国正又迁此种地建村,因该地过去有樱桃树,故取名樱桃沟。</p> <p class="ql-block">房子坐北面南,一排四间,东边为做饭的厨房,房顶己塌,只有围墙。</p> <p class="ql-block">院中还保留有一个小水窖,保证了当时生活在这里主人的生活用水。丢进石块还咕咚的声音,说明水窖还保存完好,窖口有水泥做的盖子,估计应该上世纪七十年留下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门前有一棵梨树,树下支着一块水泥板,应该是当时吃饭的餐桌。站在这里不禁使人浮想联翩,遥想当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炊烟袅袅,鸡鸣狗叫,虽然艰辛,但也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西边两间已倒塌,只留残垣断壁。</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基本上就是樱桃沟村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上方靠堰一堵墙也应该是房屋的遗迹,只是看不出有几间房屋。</p> <p class="ql-block">大荒沟位于青塔村南3里许,清光绪年间西戍村李永祥迁来立村,因此地原为一条荒山大沟,故称大荒沟。</p> <p class="ql-block">老虎沟位于青塔村西偏南4里处,较小窖、樱桃沟、大荒沟相比立村较早,大约在清道光年间武安长亭村岳姓迁此立村,因这条山沟里过去森林茂密,常有老虎出没,故名老虎沟。</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人们纷纷外出谋生,离开了在这里生活了几代人的家园,小村子也日趋衰败,沦落为名符其实的无人村,现在只有残垣断壁矗立在荒草丛中,向到这里造访的人们诉说着过往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主人,现在身居何方?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家园,现在生活是否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