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晨起南澳岛,望西山翠绿,云雾微澜……</p> 果腹入早档,看啥不寻常…… 粉肠依然…… 汤汁撒上…… 选了海鲜粿粉一碗…… 内容丰富,猪肉猪肝,木耳大虾,以及粿粉(米粉制作的条状物)浇上辣汁,提神醒脑,通窍开胃,唤醒了整个身体。 早餐后,独自去青澳湾,路过一个民宿状的“宋代大将”庙<br>据Deepseek推测,其也称“张公祠”或“张将军庙”,供奉的应该是南宋抗元名将张世杰。<br>张世杰是南宋末年著名将领,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宋末三杰”。南宋朝廷南逃期间,张世杰曾率军驻守南澳岛,以此作为抗元据点。1279年,他在崖山海战中兵败殉国,遗体漂流至南澳岛,被渔民发现后安葬。 当地百姓为纪念张世杰的忠烈精神,在南澳岛建庙祭祀。据传大将庙始建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多次重修,逐渐成为地方信仰中心。<br>张世杰被南澳岛民尊为“护海大将军”,传说他死后英灵不灭,继续庇佑渔民航海平安、抵御海盗侵扰。<br> 一路向东就来到了青澳湾海滩…… 再次,邂逅北纬23.5° 清早人稀,薄雾未退,海浪依旧…… 金色沙滩将自然海洋与人类建筑相连,和谐共生的启示无时无刻…… 沙滩上二心向望,依然须经风浪…… 辗转又至“自然之门”,高耸伟岸…… 再看南澳湾船只点点,渡人,更渡心,须胸怀宽广…… 启程逆时针环岛,至彩虹观海榕树下停靠…… 走彩虹桥舞蹈跑跳…… 看“海洋牧场”红色浮标、悬养生蚝…… 机船轰鸣携游人体验割蚝…… 辞别南澳,再过跨海大桥。 抵达汕头,中源大厦落脚…… 随转菩提禅寺瞻仰…… 山门右侧巨石上红“佛”高立…… 山门后“回头彼岸”,劝众生沉溺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中,只要觉悟悔改(回头),便能抵达解脱的彼岸(涅槃)。 菩提禅寺并非常见的层层递进,而是位于汕头市潮阳区棉北街道翠微岭南麓,背倚翠屏山,面朝古城,西邻石泉岩,东接竹林寺…… 以宏伟的“布达拉宫”展开及合拢庭院状而独特…… 自左向右顺时针,以天王殿、菩提金顶、地藏阁至万佛楼…… 雄伟的“万佛楼”…… 万佛楼是菩提禅寺的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共有五层,气势恢宏,庄严肃穆。万佛楼内供奉着众多佛像,每一层都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div>登上万佛楼,可俯瞰整个寺庙的全景以及周边的美丽风光,众多佛像金光闪耀,令人心生震撼。</div><div>再者,万佛楼的建筑风格独特,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展现出古朴典雅之韵。</div> 继续顺时针,“延寿堂”下穿过可达“观音溶洞”。我们不得深入,仅仅看到人为化的溶洞泉水…… 盘桓出,相对袖珍的财神殿前,一众女子顶香跪拜,口中喃喃…… <div>出寺已至中午,遂问“豆包”寻得这家。只是“火足”一字让人蒙圈,不知其意、不晓读法、手写输入也不可得。<br></div> 后在抖音中觅得“火足肉”,潮汕音读作“促匿”,意味“焯肉”之意。 当地人为保持食材原味,沸水中涮肉1-2分钟即可,取其清单寡油之味。 老式粿条汤上来,猪肝、腰片、猪血、猪肉种种,绿蔬点缀,汤清无乳,果然清爽独特。 下午的走汕头小公园,在熟悉的“汕头白粥”字样的标志性入口下车…… 沿骑楼二侧进…… 便来到汕头小公园的中心…… 中山纪念亭……<div>中山纪念亭,地处汕头小公园历史开埠区中心位置,座落在国平路、升平路、安平路等5个路口交汇处 [5]。公园始建于1934年,是由印尼华侨、汕头南生公司老板李柏桓牵头发起兴建的。<br></div> 中山纪念亭,当时在汕头市拆建国平、安平、升平马路后,在三路交汇处产生一大片空地,在南生公司等的倡议筹款并获得市政府批准之下,在空地中间建造“中山纪念亭”,周围种植花木,附设台椅供游人休息,取名“小公园”。小公园及其周围是当年汕头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凝聚着潮汕人的记忆与情感,象征着社会各界对振兴汕头的决心与信心。<br> 汕头的中山纪念亭,公园亭的原址为一座开放式公园,称作“小公园”,如今“小公园”已经是汕头老城区的名称。 公园亭周边呈扇形放射状分布着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还有为人熟知的“四永一升平”等街道。 一个中心,向外圈圈辐射是此地的风格…… 无疑,兜兜转转所见不同,但似乎也跑不远去…… 打卡有时也只要二个字即可。这不,在此留影,不排个长队,那可不行。 汕头老妈宫,又称天后宫,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外马路头,与毗连的关帝庙是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之一。 老妈宫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60-1820年),是汕头开埠前留存下来的古迹。老妈宫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包括天后宫和天帝庙,是一座具有古建筑和民间工艺特色的庙宇。 老妈宫在历史上曾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91年,老妈宫进行了重建,并于1992年重新开放。 老妈宫是潮汕地区崇拜妈祖的重要场所,妈祖是海神,渔民和商人常在此祈求平安和顺利。 庙顶的雕塑,演绎着历史经典一刻…… 人物造型绝不逊色当今的变形金刚…… 建筑也是艺术,在此已无须解释。这一砖一瓦,价值无比。 老妈宫的建筑风格出了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外。庙内的各种潮汕工艺,如石质浮雕、木雕彩绘和嵌瓷艺术,都展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潮汕地区所拜的"天地父母"是民间信仰中对天父(天公)与地母娘娘(后土娘娘)的组合神称谓,天父即玉皇上帝(潮汕称"天公"),被视为宇宙最高神,掌管人间祸福、自然规律。<br>地母娘娘即后土娘娘,主司大地、农耕及生育,与天父形成"天覆地载"的互补关系。<br>二者合祀象征对天地万物的整体崇拜,潮汕人认为其共同掌控天气、农事、土地动工等生活关键领域。 汕头天宫庙供奉的龙尾爷是何野云。何野云,民间尊称为“龙尾爷”,其自称“何野云”。他是元末明初陈友谅的军师,因兵败流落潮汕,后来得到潮汕人的崇奉。何野云在潮汕地区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精通风水堪舆,去世后被潮汕人民崇拜并发展成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信仰。 老妈宫戏台,原为老妈宫对面的空地,位于汕头市升平路1号,是汕头小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妈宫戏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嘉庆年间(1760-1820年),最初是作为节庆时搭建戏台的场所,平时则作为集市使用,史称“妈宫前”。<br>老妈宫戏台在2017年9月进行了复原修建,现在不仅举行各种传统戏曲等文艺汇演,还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活动。戏台的风格为中西合璧,红色屋顶和复古地砖体现了潮汕古建筑的特点。 街边小店的地标冷饮独特吸睛…… 冰柜内水果诱人…… 可拼可汁,可签可饮;南国之暑,百果慰心。 再转,又至小公园中心,百货大楼…… 仰四洲美食骑楼…… 老绸庄改成了电影博物馆……<div>登记入,馆内四层,旧海报和影像资料,生动展示了郑少秋、蔡楚生潮籍电影名人与中国电影起源的历史……</div><div>展馆无处不透露出潮汕电影人、中国电影人的骄傲。<br></div> 出馆街边又见“延寿宫”<div>百度言:汕头延寿宫是延寿善堂的宫殿。延寿善堂是汕头五大善堂之一,原名“赞化宫”,创立于1905年,位于汕头老市区永平路15号。延寿善堂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与施济、救灾、殓尸等善事,见证了汕头的开埠史。</div>延寿善堂最初供奉吕洞宾,后来供奉玄天上帝、妙善三公主、佛祖、观世音、财神等,融合了多种宗教文化。 怀安街在汕头埠的商业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条街道不仅是一个商业中心,还见证了汕头埠的商业发展和城市变迁。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在陈列布置上反映了汕头开埠的历史脉络、开埠的意义,以及开埠带来的繁荣气象。 被坚船利炮打开Swatow…… 167年的开埠历史,叹,变迁斐然。 金色“POST OFFICE”犹在,“邮局”功能缩减…… <div>现在TEMP COFFEE网红打卡地,据说是汕头著名的永平酒楼的遗址。</div><div>1933年,永平路11号兴建了新的永平酒楼(最初名为擎天酒楼),高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百货大楼一样配备有进口电梯,几十年间一直是全市最高楼。酒楼内装修奢华,厨师水平也是业界顶尖,更有潮菜大师许香童的坐镇。</div> 小公园向南,过“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div>西洋新古典建筑风格的展馆,建筑面积为1556.2平方米,分为两层,展厅面积约800平米,展示了潮汕地区海关机构的设立和沿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汕头海关的发展建设成果。<br></div> 馆对面则是汕头“潮人码头”…… 牛田洋的北岸。 沿海滨路东行,硕大的榕树挺立…… 气生根滋生,独木成林…… 榕江下游的牛田洋江面上广场轮渡汽笛鸣响…… 汕头闻名于世的一元广场轮渡就在眼前…… <p class="ql-block">海滨路南榕树成行。</p><p class="ql-block">继续向东……</p> 经过汕头人民体育馆…… <p class="ql-block">扫码一元上船……</p><p class="ql-block">汕头幢幢大厦被夕阳渲染。</p> 另一侧的礐石景区逐渐放大…… 汕头礐石大桥携手二岸…… 傍晚至礐石,景区上山已太晚。遂待落日时分再回返,看滩蟹等夕阳…… 云层厚,偶金光…… 夕阳躲闪…… 云暗蔚蓝再过江。 砂锅活鲈鱼…… 砂锅番茄牛腩…… 砂锅肉沫茄子…… 砂锅鲜虾…… 砂锅花菜等…… 猛火煲、文火煨、浓香更入味;<div>整个砂锅宴“上头”,打了卡,留了一番滋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