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张兆根

<p class="ql-block">  为了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此人是中国文坛著名作家沈从文,此城为湘西凤凰古城。</p> <p class="ql-block">  去贵州自由行旅游,第一站到了铜仁,目的地是梵净山。火车站广场上,当地景途旅行社外墙上有梵净山游览图,清晰显示,乘览车后,距山顶,还有近2000个台阶需攀登,目前的身体状态,登攀500个台阶已成奢望。湘西凤凰古城距此不远,且对作家沈从文先生仰慕已久,前往凤凰古城,权当对未登梵净山的一种补偿。</p><p class="ql-block"> 失而复得的双肩包。</p><p class="ql-block"> 清晨去铜仁长途汽车客运站,准备购票去凤凰古城。站前有一辆出租车已有三名乘客,加我四人,启动出发。车到凤凰高铁站,三名乘客下车后没多久,司机手机响了,接到二名游客要去梵净山的业务,司机瞬间提快了车速,再加之在山区道路上行驶,一会儿我就晕车了,感觉天眩地转,大汗淋漓,人要呕吐,难受至极。车在景区门口停妥,踉踉跄跄下了车,双手扶着车门站立了许久,仍无法正常行走。准备办理旅馆入住手续时,突然想起随身携带的一只双肩背包,忘记拿,遗落在出租车的后备箱里。打110电话求助,在沱江派出所二楼,和警察一起仔细观看中国天网监控系统,查到出租车的车牌号,经过贵州省车管所的积极配合,多方联系,二个多小时终于等到出租车司机的电话,双肩包最终失而复得,感谢古城警察的辛勤付出。派出所外墙上的宣传标语,“为了一切旅游,一切为了旅游”,此刻倍感温馨。</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旧称镇筸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有1000多年建城史。抗日战争时期,四周的城墙和几个城楼被折毁。</p><p class="ql-block"> 古城凤凰广场凤凰台上的凤凰雕像。因古城背依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夜晚 灯光下的“金”凤凰雕像。</p> <p class="ql-block">  从派出所办完寻包事宜出来,已经十一点多钟,饥寒交迫,早饭没有吃,晕车出汗,内衣潮湿,太阳光下,穿一件雨披在衔上行走。</p><p class="ql-block"> 老面小笼包凤凰分店,现包、现蒸的小笼包。价廉物美,赠送的葱花紫菜汤,色香味兼备,平日不吃辣的我,包子就着辣椒驱寒健体防感冒。</p> <p class="ql-block">  景区西城门。</p> <p class="ql-block">  沈从文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沈从文(1902 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出生在此,凤凰人,苗族,文学家。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两次获诺贝文学奖提提名的乡土文学巨匠。</p><p class="ql-block"> 故居是其祖父沈宏富(曾任淸朝贵州提督)出资购地兴建。位于凤凰古城中营街,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穿年式四合院平房。有大小十一间房,院内正中有小天井,内装修考究,花格窗、雕花隔扇门等构件琢工精良,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故居里有沈从文生平照片、书稿手迹、各种版本的著作等。</p> <p class="ql-block">  夫人张兆和,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气质出众。姐姐张元和、张允和、妹妹张充和,“张家四姐妹”,名声仅次于“宋氏三姐妹”。</p><p class="ql-block"> 沈从文与张兆和是师生恋。</p> <p class="ql-block">  沈从文先生的著作。</p> <p class="ql-block">  沈从文先生的著作。</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先生耗时15年时间,于1981年完成。1977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已开展二年,先生也进入到人生的至暗时刻,跌入谷底。遭批判,受打击,差点被排挤出中国文坛。小儿子早被错划成右派。聪慧睿智的头脑,手中的一枝如神之笔,已不可能写散文,更不可能创作小说,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此书是古代服饰领域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  观众瞻仰后的留言。</p> <p class="ql-block">  80人的海外旅游团,把小巷塞的满满当当。</p> <p class="ql-block">  邻近故居的沈从文书屋。</p> <p class="ql-block">  书屋里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边城》。1999年《亚洲周刊》组织评选廿世纪华语小说百部经典,《边城》位列第二,仅次于鲁迅先生的《呐喊》。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根据小说改编成电影,被搬上银幕。1984年大陆凌子风导演依据小说拍成电影“边城”,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任总理(1998年3月— 2003年3月)朱镕基的墨迹。</p> <p class="ql-block">  熊希龄(1870年7月23日~1937年12月25日),湘西凤凰人,民国时期政治家、教育家和慈善家。曾任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故居位于古城文星街,铁将军把门,闭馆维修。</p> <p class="ql-block">  沱江,干流全长131公里,在凤凰县境内境长97公里,凤凰县的母亲河。</p><p class="ql-block"> 沱江上的桥梁。两座木桥,一座风雨桥,一座公路桥。</p> <p class="ql-block">  北门跳岩。 位于古城北门码头上游,连接沱江南北两岸。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当时人们进出古城的主要通道。由于石礅表面较窄,两礅之间又有一定的间距,行人过桥时,难免一步一跳走过去,当地人把过桥形象称之为“跳岩”。</p><p class="ql-block"> 出于好奇,我也从南岸跳到北岸,此刻天空正下着细雨呢。</p> <p class="ql-block">  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建,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沱江边上的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  灯光点缀下的沱江两岸,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美得令我陶醉。乘一条乌蓬船观赏,不失明智之举。</p> <p class="ql-block">  夜景</p> <p class="ql-block">  夜景</p> <p class="ql-block">  夜景</p> <p class="ql-block">  万名塔。位于城东青龙山麓沙湾黄土坎,东靠雕梁画栋的遐昌阁,西望气势若虹的风雨桥。由著名画家黄永玉于1985年倡议,群众集资,政府扶助,于1988年建成,所为万名塔。</p><p class="ql-block"> 黄永玉(1924年8月9日~2023年6月13日)祖籍凤凰县,土家族人,中国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其祖父黄镇铭,与沈从文母亲黄素英系兄妹关系,沈从文与黄永玉成了表叔侄。</p> <p class="ql-block">  乘船夜游沱江视频。转动手机横屏观看。</p> <p class="ql-block">  流水潺潺,杨柳依依,熏风习习,游人如织。灯火璀璨,目不暇接,沱江夜景,美得窒息。</p> <p class="ql-block">  凤凰的美景声名远扬,境外的游客前来打卡、聚焦。</p> <p class="ql-block">  旅拍</p> <p class="ql-block">  摆地摊的婆婆,忙里偷闲,做自己的活计。</p> <p class="ql-block">  小巷的石板路</p> <p class="ql-block">  清晨来到江边,感悟沈从文先生对家乡镇筸,笔下所描述的“宁静忧伤”心绪。</p><p class="ql-block"> 下午、晚上、清晨,三个时间段,凤凰人母亲河——沱江两岸,给我呈现出不同的视觉状况,热闹喧哗、灯光璀璨、静谧温柔,美,也就自然不同了。</p> <p class="ql-block">  北门码头,湘景旅行社的导游,带领游客,在等候开船。</p> <p class="ql-block">  晨游沱江,返回途中,邂逅一个撑着雨伞的小女孩,个子矮小,圆圆的脸,五官端正,眉毛下面有一双灵动的双眼,“小朋友,你长得好飘亮啊,这么早,就去幼儿园吗”。“我读一年级了”,动听悦耳的声音,好似天簇,在寂静的清晨越过城墙,翻越 300多年历史的北门城楼,顺着沱江,飘逸到遥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雨中石板路求学途中,也曾留下过熊希龄、黄镇铭、沈从文……的足迹;此刻祖辈对她的关爱和希望,则浓缩在肩上的背篓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沈从文故居、小说《边城》、“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现代浪漫爱情诗,助推了凤凰的旅游发展。</p><p class="ql-block">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恰是这个人,带火了这座城。我居然也成为一名追星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