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宋^O^暖阳

<p class="ql-block">图片文字:宋暖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364395</p><p class="ql-block">人像拍摄:王老师</p><p class="ql-block">拍摄地:山西省,大同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是中国第一座开凿于首都附近的封建帝国皇家佛教石窟寺院,也是世界佛教石窟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云冈石窟艺术以规模宏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内涵丰富。(资料来源百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晋在眼前,穿越千年的微笑: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一场与佛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今和林格尔县)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520~525年)。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资料来源百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资料来源百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影友一行4人,随旅行团乘坐大巴车从北京出发,途径河北张家口,等地,前往山西大同。一路风景如画,大片杏花是一道靓丽风景线。5个小时的车程也没有觉得那么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大同,游览“云岗石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文脉。通过导游讲解,我们了解到“云岗石窟”的古老文化历史背景,及传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云岗石窟”,山虽然不高,但是我们需要步行,一路行走,拍下一路风景,每一次旅行,都是在读一本书,一册画,游祖国大好河山,了解祖国历史文化,感觉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