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临西县城在腊普(节选)

分享和文光作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元代临西县城在腊普(节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作者:和文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元朝的时候,滇西北曾经存在过一个县,叫作临西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252 年 8 月,忽必烈受命南下征伐大理国。1253 年 12 月,忽必烈大军攻下大理国首府太和城。1257 年初,忽必烈的军队相继征服了赤秃 哥(今贵州省西部)、罗罗斯(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白蛮波丽国(今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一带)。从此,大理国的八府四郡之地和大部分乌蛮、白蛮部族都归顺了大蒙古汗国。忽必烈用武力征服云 南后,便在云南建立各级行政机构,临西县因此得以诞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元至元十四年(1277),朝廷在原大理国西北“极边险僻之地”罗 裒间设置临西县,归丽江路巨津州管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次临西县的设置,无疑是元朝在今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所在地 域建制的开始,巨津州就是现在的玉龙县巨甸镇。《大元大一统志》上 的这条记录虽然简短,却明确记下了临西县设置的时间、临西县县址 以及归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大元大一统志》是忽必烈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七月下令编 纂,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完成的元代官修的全国性地理总志,距离临 西县建县时间不远,仅 8—26 年,所记临西县史实值得信赖,不会有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大元大一统志》对临西县属的坊郭乡镇作了准确的记载:罗裒间、 阔勒怒邑、额铎邑、塔池邑、逆配的邑、羊纳邑、鸠匿场邑、嗟却邑、 塔扎和寨、亚度邑、鸡和寨、剌到和寨、反悲和寨、荠被落和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从以上记载的县属的坊郭乡镇来看,大家非常熟悉罗裒间、塔池邑、 塔扎和寨等地名,当时的罗裒间范围不算塔池邑以上的村寨,应该是塔 池邑交界包含了加莫阔村以下的所有纳西族村庄,塔扎和寨是指今天的 玉龙县塔城乡塔城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先说罗裒,有 3 种说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种说法,“罗裒”是纳西语,“罗”就是“拉”,“裒”就是 “窝”,意思是“虎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二种说法,罗裒是一个人的名字,相当于纳西族民间文学中“阿 一旦”那样的机智人物。一般纳西族人多讥笑说罗裒,意为“吹牛大 王”,后来这个聪明智慧的罗裒成为这一带的大户人家,人们就一直沿用他的绰号“罗裒”特指今天的腊普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三种说法,是汉朝时期的四川成都一带有个大商人叫罗裒,早在 汉成帝、汉哀帝时,开始经商于长安,资财数十万至百万钱。他为人豪 爽,能力强,为富豪平陵石氏所信任,给巨资经商,来往贸易于巴蜀京 师之间,数年间获利千余万。他又以其获利之半贿赂当时掌权的曲阳侯 王根、定陵侯淳于长,依仗其势力放高利贷,并独占盐井之利,一年即 获利一倍,遂成巨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历史上,维西县塔城镇是茶马古道的重镇,许多商人经常活跃在 这一带,这位来自成都的大商人,很有可能在维西县塔城镇寓居过。 这位成都大商人的家族成员成为统治者,治理维西县塔城镇,这里的 田园山水大多变成罗裒家的土地,所以被称为“罗裒家”,所有的人常 说“我们是罗裒家的人”。久而久之,罗裒就成为地名,沿用到如今的 腊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以上是有关罗裒的由来。那么“罗裒间”是什么意思呢?罗裒间是 罗裒一带的意思,即今维西县腊普一带。了解了罗裒和罗裒间后,可以 了解临西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大明一统志》最早记载了废除临西县的时间:“废临西县,在府西 北四百六十里。唐时为么些诏之地,夷名‘罗裒间’。元至元中,以其 地西临吐蕃境,置临西县。本朝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里称“废临西县”,说明在该志书编纂时,临西县已经被废除了, 而何时废除,编纂者却不知道,只知道是在“本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大明一统志》是明代官修地理总志,成书于明天顺五年(1461) 四月。明天启年间的《滇志》说临西县“本朝仍之”,说明临西县在明朝仍然存在。明万历年间的《云南通志》说临西县于正统二年(1437), 被蕃贼占夺,仅存一寨,后革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以上资料说明了临西县被废除的原因和时间,时间是在明正统二年 后,即 1437 年后。临西县废除后,重新建置维西厅时,已是清雍正五年 (1727)的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说明:选自《塔城旧话》又名《走进花马国》,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如果您对这部专著感兴趣的话,可以打开喜马拉雅聆听《走进花马国》之《元代临西县城在腊普》(全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鸟瞰元代临西县城遗址—腊普哈达村 和文光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雨雾中的腊普启别村 和文光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明代时候曾经出过西藏活佛的纳西人家 和文光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元代临西县城遗址古城墙 和文光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哈达村的梯田 和文光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元代临西县城遗址旁的古核桃树 和文光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和文光在考察元代临西县城遗址时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欢迎登录喜马拉雅聆听《元代临西县城在腊普》音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塔城旧话》之《元代临西县城在腊普》作者和文光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和文光,纳西族,云南丽江人,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民族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他的作品以“传统与现代流行模式相结合的新音乐品种”、“当代乐府新民歌”著称,深受音乐爱好者喜爱。因而被誉为“纳西歌王”、“写民歌的人”和“创作灵魂音乐的人”,代表作品《月亮姆》、《纳西迎宾曲》、《纳西祝酒歌》、《女儿国酒歌》、《阿妹的情歌》、《梦中的香格里拉》等创作歌曲。出版了《纳西恋歌》(音乐)、《梦中的香格里拉》(音乐),《塔城旧话》(学术)等专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和文光在音乐领域的成就斐然,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也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他还接受过央视及英国BBC等电视台的专访,他的业绩被列入《中华英才大典》和《中国音乐家辞典》,并且多次受邀到中央电视台等多个电视节目和音乐盛典中表演,如“民歌中国”、“风华国乐”、“快乐大本营”等卫视节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和文光不仅是优秀的民族音乐艺术家,还是东巴文化的传承人。他用东巴文创作了多幅书法作品,如700米的《千禧天歌》,获世界纪录后在万里长城展出。他的东巴文书法作品参加韩国世界书艺大赛中获奖,东巴书法作品《根深树不倒 林茂水长流》被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家族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和文光出身于一个音乐世家,是百年音乐世家第三代传人。他的母亲肖汝莲是纳西地区唯一能唱几百首古老民歌的民间艺术家,被誉为“纳西刘三姐”。是云南省级非遗传承人,他的妻子和国芳被誉为“纳西百灵”,也是云南省级非遗传承人。女儿达坡玛吉则是著名的纳西族青年歌唱家,被誉为“民族邓丽君”、“歌舞精灵”。儿子达坡阿玻则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纳西族歌唱家,被誉为“纳西情歌王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他还出访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文化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和文光作为中国“和”文化的传人,以东巴文化为载体,用华夏文化的视角解读了十二生肖的内涵和外延,成为破解华夏十二生肖密码第一人,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荣获2023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名,中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和文光形象宣传片(央视出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分享和文光词曲作品《火恋》,由月亮姆组合(达坡玛吉 达坡阿玻演唱),在央视播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