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周公庙是纪念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古代洛阳的缔造者、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周公姬旦的祠庙,亦称元圣庙。周公曾协助武王伐纣灭商,辅佐成王摄政,东征平定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与纣王之子武庚叛乱,营建洛邑并制礼作乐,使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由于周公开创了千秋伟业,被后世奉为天下第一圣人--“元圣”。全国各地多设祠纪念,洛阳周公庙即为其中的一座。 洛阳周公庙始建于隋末唐初(618年),为隋将王世充草创。唐太宗贞观和唐玄宗 开元年间予于重修,明嘉靖四年(1525年)在旧址重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修。 洛阳周公庙坐北面南,现存一组古建筑。依中轴线自前到后依次为定鼎堂、礼乐堂(会忠祠)、三殿及东、西廊房,凡664平方米,是洛阳市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明、清建筑群之一, 大殿四角飞檐起翘,拓展伸张, 比例匀称,节奏和谐,既庄严稳重又隽秀灵巧,按我国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所言,这是一座保留有辽金建筑风格的艺术杰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殿内现供奉周公、召公、毕公及周公长子伯禽、次子君陈五尊圣像。 大殿内大型壁画展现周公一生的六大功绩。<br> 1.营建洛邑 2.东征平叛,3.周公安抚殷民 4分封诸侯<br> 5.周公辅佐成王,周公金腾藏册 6.周公泣涕不受王位 周公解梦碑 周公解梦解说录音 定鼎堂后为会忠祠, 清代单檐硬山式建筑, 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现陈列一组人物群像,再现了当年周公制礼作乐的场面,置身此殿仿佛能聆听到典雅而悠扬的韶乐,故改名礼乐堂。 礼乐堂解说录音 后殿为清代单檐硬山式带前廊建筑,现为《先祖堂》东、西廊房为清代硬山式建筑,内部陈列洛阳五大都城遗址出土文物,及《周公史迹陈列》展室。 西厢房展厅 东厢房展厅 下面是东西厢房展出的部分陶器和青铜器。 碑座依然坚守,碑体不知何处? 时代久远碑文已风化。 洛阳周公庙内的两棵国槐,树龄约 800 年,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典范。它们不仅是洛阳古树资源的代表,更以 “三公” 象征延续着周公的德政精神。 周公文化长廊(西) 周公文化长廊(东) 金人铜像<div> 金人,即磨儿坚,原供奉于洛阳周公庙无圣殿内,相传为周公长子伯禽的仆人,伯禽就封鲁国时,周公恐其有失,亲书训诫于老仆人的背上,当伯禽在为人处世和处理政务中有违礼制或犹豫难决时,随时予以提示、惊醒。伯禽谨遵父教,在统治鲁国四、五十年间,鲁国的经济、文化一直走在各诸侯国前列。</div><div> 此金人像高2.268米,黄铜铸造背有铭文“慎勿言”。其意为提醒后人多思慎言,言多必失。</div> 这里环境很好,又紧临应天门,明堂,目前也是汉服爱好者的网红打卡地。 朋友欢迎你到洛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