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外贸企业解困,推动出口转内销

张绍鸾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助力外贸企业解困,推动出口转内销</b></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5日 转载自网络 作者:Al生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外贸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出口转内销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家积极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从市场准入、平台搭建、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发力,帮助外贸企业解困,推动出口转内销工作顺利开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简化认证办税程序</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以往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时,市场准入方面存在诸多阻碍。例如,不同产品标准的差异使得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认证流程复杂且耗时。如今,国家大力推动转内销市场准入的加快。对于依据出口目的国标准生产且相关标准技术指标达到我国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出口产品,因特殊情况转内销的,允许企业作出书面承诺,通过自我符合性声明的方式进行销售 ,大大缩短了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时间。在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方面,持续深化改革,简化出口转内销产品认证程序,缩短办理时间,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同时,简化企业办税程序,减少繁琐的税务流程,让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和销售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扩大适用范围</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曾经,内外销产品标准的不一致让外贸企业在转内销时困难重重。国家积极推动“同线同标同质”(“三同”)发展,支持企业在同一生产线上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生产既能出口又可内销的产品。这不仅帮助企业降低了生产和管理成本,也有利于实现内外销的顺利转型。并且,将“三同”适用范围从原本的少数领域扩大至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让更多的外贸企业能够从中受益。通过开通国内生产销售审批快速通道,加快完善“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开展“三同”产品宣传推广活动,提升了“三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消费者更了解和认可这些产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加强知识产权保障,助力企业品牌建设</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外贸企业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知识产权问题不容忽视。国家支持外贸企业与品牌商协商出口转内销产品涉及的知识产权授权,做好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著作权登记等工作。同时,加强对外贸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避免侵权纠纷。这为企业创建自有品牌、提升品牌价值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企业在国内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搭建转内销平台,拓宽销售渠道</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为了解决外贸企业内销渠道不畅的问题,国家鼓励外贸企业对接电商平台。借助电商平台强大的流量和销售网络,外贸企业能够将产品快速推向全国市场。例如,组织各地大型商业企业与外贸企业开展订单直采,设立外贸产品销售专区、专柜,让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接触到外贸产品。组织国内采购商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等采购外贸产品,充分利用这些知名展会的影响力和资源,为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在符合国内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引导主要步行街组织开展出口产品转内销专题活动,通过线下活动的形式,吸引消费者,提高产品的销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发挥有效投资带动作用,融入国内产业链</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结合各地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两新一重”)建设需要,组织对接一批符合条件的出口产品转内销。外贸企业的优质产品能够融入投资项目产业链供应链,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也为国内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外贸企业积极补链固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和工艺升级改造力度,参与工业和通信业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了外贸企业与国内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精准对接消费需求,满足国内市场升级</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今,国内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设计和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引导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发挥质量、研发等优势。鼓励企业应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通过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研发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例如,一些外贸服装企业通过分析国内消费者的身材数据和时尚偏好,调整产品的版型和设计,推出更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服装款式。支持企业创建自有品牌,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回升。鼓励外贸企业充分利用网上销售、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消费者能够更便捷地购买到心仪的产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解决企业资金难题</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外贸企业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往往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国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对出口产品转内销提供金融支持。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结合实际开展内销保险项下的保单融资业务,加大流动性资金贷款等经营周转类信贷支持。积极开展应收账款、存货、机器设备、仓单、订单等质押融资,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依托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直贷业务,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支持保险公司加大对出口产品转内销的保障力度,提供多元化的保险服务,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用足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出口转内销相关业务培训、宣传推介、信息服务等,支持外贸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内销展会,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和服务保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国家在帮助外贸企业解困、推动出口转内销工作中,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协同发力,从多个维度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在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完善,外贸企业在出口转内销的道路上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