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听说齐白石画展在美国开展,迫不及待的和家人一起利用周末时间前往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观展。这次画展适逢齐白石先生诞辰160周年,由北京画院携手美国旧金山共同推出“不肯作神仙——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览,以此致敬这位大师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p> 亚洲艺术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前来观看展览的人络绎不绝,不仅有中国和亚裔观众,不泛也有很多另色皮肤的外国人,入场我们排队用了近半小时才有序进去。</p> <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从北京画院院藏2000余幅真迹及手稿中,甄选齐白石精品近50件/套,涵盖人物山水、水族鳞介、工笔草虫等多题材。同时,展览采用场景复原,艺术装置,AI技术等形式,让观众沉浸体验齐白石所在的北京胡同文化,探索中国水墨观天地、观万物、观本心的哲思。</p> <p class="ql-block"> 踏入齐白石真迹展,便似进入了一个被岁月尘封却鲜活依旧的艺术桃源。齐白石以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告诉观者,真正的艺术无关华丽与繁复,而是回归本真,捕捉生活中最平凡、最动人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齐纯芝,字渭清,祖父取号兰亭,老师取名璜,字濒生,别号寄萍老人、白石山人,湖南湘潭人,近代中国国画画家。后人常将“山人”二字略去,故后常号“白石”。齐白石也和张大千并称“南张北齐”。</p> <p class="ql-block"> 展览中文题目取自齐白石篆刻的一枚印章,“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老人高寿近百岁,一生堪称传奇。于时代而言,他见证了清朝末年到民国、新中国的变革发展;于个人而言,他从湖南湘潭的田埂出走,先后做过走街串巷的木匠、主顾家里的描容师傅、琉璃厂的刻印画师,直到“衰年变法”艺术大成,终于扬名海外。</p> <p class="ql-block">钟馗掻背图</p> <p class="ql-block">钟馗掻背图稿</p> <p class="ql-block">铁拐李</p> <p class="ql-block">荫下坐佛图</p> <p class="ql-block">古树归鸦</p> <p class="ql-block">升冠图</p> <p class="ql-block">八十八岁时的虾趣</p> <p class="ql-block">荷花蜻蜓</p> <p class="ql-block">兰花</p> <p class="ql-block">梅花</p> <p class="ql-block"> 每幅画都充满了生命力和灵感,仿佛齐白石先生亲自站在我们面前,诉说着他的艺术故事。这个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精神追求,同时也是一座文化创新创造的资源宝库。</p><p class="ql-block"> 能在异国他乡感受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让齐白石笔下的自然天真与文化哲思,成为滋养新时代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让中国文化辉映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