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双拥具有中国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双拥,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简称。起源于1943年1月陕甘宁边区开展拥军运动月活动,毛主席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各根据普遍推行。双拥具有中国特色,巩固和加强了军政军民团结,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和军队的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拥军优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帮助军人解决家庭困难,各地社区组织志愿者定期到军属家中,帮助打扫卫生、维修房屋等。对于军人家庭遇到的生活难题,如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提供政策支持和帮助。例如,一些地方为军人子女开辟入学绿色通道,优先安排优质教育资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节日慰问活动,在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日,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前往军营慰问官兵,送去慰问品、文艺演出等,还会到军属家中走访,送上节日祝福和生活用品、慰问金等,让军人和军属感受到社会的关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支持,许多地方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邀请众多企业提供适合退役军人的岗位。同时,还为退役军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就业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拥政爱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参与地方建设,军队积极参与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修路、架桥、水利工程等。在一些重大工程项目中,发挥军队的组织优势和技术力量,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例如,武警交通部队参与了许多偏远地区的公路建设,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抢险救灾行动,在洪水、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军队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全力营救受灾群众,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在2020年南方洪涝灾害中,广大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堤坝”,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开展爱民服务活动,部队官兵经常深入社区、学校、乡村等地,开展义务诊疗、法律咨询、扶贫帮困等爱民服务活动。为群众送医送药,普及法律知识,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生产、脱贫致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双拥的重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 保障经济社会常态发展,通过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开展军民共建、军民联防等活动,对内可维护社会稳定,对外可形成安全屏障,保障国家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和民众有序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 引领军民价值取向主流,作为体现党、国家和军队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凝聚军心民意,引领军民向共同理想和目标奋进,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导向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 调节军政军民利益趋同,作为联系军地的“绿色通道”,扮演着“联络员”“调解员”“调度员”等角色,科学调节军地关系,解决军政军民矛盾和纠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 整合优化军地双方资源,各级双拥工作机构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相关政策法规规范资源配置,多种活动形式有效整合优化军地资源,产生更大效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 辐射相关领域协调推进,在政治思想领域出凝聚力,经济建设领域出生产力,军事领域出战斗力,构建和谐社会领域出亲和力,带动其他领域共同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四.双拥具有中国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拥军、爱民助民思想,如“国无防不立,民无军不安”等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从古代的军民鱼水情故事,到近代革命战争时期的拥军支前传统,都为双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独特的政治优势,党的领导是双拥工作的核心优势。党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巩固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确保双拥工作的顺利开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广泛的社会参与,双拥工作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涵盖了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从政府部门到企事业单位,从社会团体到普通民众,都积极参与到双拥工作中,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关爱军人军属的良好氛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丰富的实践形式,中国的双拥工作有着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如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创建双拥模范城(县)、落实军人军属优抚政策、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等。这些实践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为双拥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显著的实践成效,长期以来,双拥工作为巩固国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增强了军民团结,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推动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