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公交车上的争论与社会风气的反思 </p><p class="ql-block">前两天我坐公交车,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上来两个老太太,年龄应该不小,一个腿脚不太方便,另一个头发全白了,大概七八十岁左右。两人坐下后离我很近,开始大声争论。一个老太太说助人为乐比较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穿红衣服的老太太则反驳道,好人做不得,做好人反而会吃亏,不是积德,而是缺德。两人争论得很激烈,还举了很多例子,比如某些人做好事后得到了善报,或者做坏事后遭遇了不幸。前面的老太太甚至提到一个极端的例子,说某人做了缺德事,结果儿女和孙子都早早去世,而自己却活到了八九十岁。</p><p class="ql-block">争论中,主张做好事的老太太还指着我背后,说了一些关于某人家的不好的事情。这场争论让我想起以前一个同事也曾说过“好人做不得”,并且还提到了一些边界问题。</p><p class="ql-block">我记得很久以前的一件事,那时我们医院的门诊大楼还在建设。我去工会捐款,路过大楼时,一个脚手架上的铁棍突然掉下来,险些砸到我,真是非常危险。后来我跟科里的同事讲起这件事,他们也感叹“好人做不得”。这次经历让我觉得,有时候做好事确实需要注意。</p><p class="ql-block">最近我看到一个视频,说有个老人摔倒后,49个人没有扶他也没有报警,结果老人去世后,家属把这49个人全部告上法庭,指责他们见死不救。视频分析了这种情况,认为家属的行为很厉害,但也提到,如果有人去扶老人,可能会被讹诈,赔偿不起。这种社会风气确实让人感到问题重重。遇到特殊情况,是否应该扶人?报警后警察迟迟不来,做笔录也很麻烦。这种复杂的局面让人不禁感叹社会风气的变化。</p><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是好的。比如在我的工作中,我能帮到一些病人,解决他们的痛苦,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有一个老病人又来看我,他说跟我谈了一次话后,解决了他两年的思想问题。最近他又有些困扰,来找我,我也非常愿意帮助他。我告诉他随时可以来找我。</p><p class="ql-block">我认为,施恩不图报是对的。年轻时我曾困惑,为什么我对别人那么好,别人却对我冷淡。父母开导我说,对别人好不能要求对方以同样的态度回报,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这种教育让我逐渐明白,帮助别人不应该期待回报,而是发自内心的善意。年纪大了以后,我才真正理解这一点。</p>